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刘德

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朱重八的家乡濠州,连续发生了旱灾、蝗灾和瘟疫。

于是,当地饥荒和疫病四起,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不到半个月,朱重八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去世。17岁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家人。

朱重八的上辈几次迁家,颠沛流离,来到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安家。缺乏田产,家境贫寒,朱重八就被迫给地主家放牛谋生。

现在家里突然连续死了三口人,以至于家里连买棺材的钱也没有,更别说坟地了。

无奈之下,朱重八和二哥找村里的地主刘德,求他给一片地,安葬亲人。

可是刘德连正眼瞧都没瞧他们,冷言冷语地拒绝了。

三位亡人停尸多日,无法入土为安,死无葬身之地。这让朱重八和二哥面对着亲人的尸体又悲又愁。

在一筹莫展之时,村里一位叫刘继祖的大户人家心生恻隐,提供了一块地给他们当坟地。

朱重八和二哥千恩万谢,然后找了点破烂衣裳包裹了三位亲人,草草地埋葬了。

当地人已经被迫以草木为粮,朱重八继续给地主家放牛显然无法生存。于是他和二哥分头各谋生路。

走投无路之下,经过乡邻汪大娘说情,让朱重八投奔了家乡的皇觉寺。毕竟寺庙里勉强还有东西吃,可以活下去。

由于当地闹饥荒,皇觉寺也很快难以维持。于是朱重八只得离开寺院,托钵化缘,四处流浪。

当时元朝统治黑暗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农民们纷纷揭竿而起。朱重八受到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最后成为主帅。

同时,朱重八起了个正式名字叫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的实力不断壮大,陆续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最终推翻了元朝统治,即皇帝位,国号大明。

当年朱元璋离开家乡濠州,流浪、戎马征战,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

因而他的思念故乡、衣锦还乡之情日益强烈,大发感慨:

“濠,吾家也。济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

很快,他带着一支人马,浩浩荡荡,专程回了一趟家乡。

家乡的官员、百姓们既自豪又心生敬畏。没人想到当年的穷小子竟然成了当今皇帝,当然没人敢公开叫他的小名“重八”。

朱元璋回到村里,人们纷纷跪拜。朱元璋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他没有大耍威风,而是对乡亲们很亲切,询问故旧,嘘寒问暖,拉家常。

当年冷漠拒绝提供坟地的地主刘德,这次听说朱元璋回乡,羞愧难当,早就吓得胆战心惊。

见到朱元璋,刘德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可是令他深感意外的是,朱元璋对他态度和善,还说出了一番话:

“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当年对我的态度很正常,属于人之常情。当时我贫穷,你自然预计不到我以后能成为皇帝。

朱元璋的表态很明确:嫌贫爱富是人的本性,何况是把自己的土地免费给别人家做坟地,一般人都会拒绝。因而没必要苛求。

这句大度的话并非朱元璋惺惺作态。

这时只要他气上心头,只需一句话,刘德乃至家族都会落进地狱。

但他没有发淫威,而是大度地理解、宽容了刘德,把陈年积怨一笔勾销了。

而且,他还下令给刘德赏赐一大片土地,并免征几年税赋。

另外,他还下旨,给家乡的乡亲们赏赐钱粮,分配土地,减轻赋税。

朱元璋咸鱼翻生,如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如果为了个人历史私怨去报复,就显得心胸狭隘了。何况濠州出了个皇帝,成为龙兴之地,需要朱元璋广施恩泽,福荫乡亲。

当然,朱元璋还做了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拜祭祖坟。

随之,他下旨令,将父母和兄嫂的墓地扩建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

朱元璋还亲自撰写了《御制皇陵碑》做为碑文,其中叙述了当年无坟地的窘况,和刘德的无情以及刘继祖、汪大娘的恩德: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对于大恩人刘继祖,朱元璋追赐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侯夫人。

由此可见,朱元璋并非传言的无情滥杀功臣、官吏的暴君,而是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恩怨分明的血肉之胎。

这件事在在《国榷》中有记载,《明史》中说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今凤阳陵也。刘继祖就是刘德的哥哥。

朱元璋幼年时给里人刘德放牛,饿极了把刘德的牛杀了,分给小伙伴们吃,地主刘德知道后,把朱元璋打的半死,让朱元璋记恨在心。之后,闹饥荒,朱元璋的父母都饿死了,没地埋葬。元末土地大都集中在大地主手里,朱元璋的父亲朱武四就是给刘德当佃户,勉强为生,此时朱元璋只好求救于刘德,希望能有块地,埋葬父母。

刘德不仅拒绝了朱元璋,还训斥他一顿,并催朱元璋还田租,一旁的刘继祖于心不忍,送给朱一块地,用来安葬父母。

后来,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由士卒成为吴王,离天子一步之遥,回到儿时家乡,接见村里父老,刘德急忙磕头求饶,这时朱元璋说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不仅不向刘德问罪,还赐给刘德三十顷田地,并免去十年赋税。为报答刘继祖的恩情,追封其为义惠侯。

朱元璋可以说是被清朝黑的最惨的一位皇帝,从长相到做事,把朱元璋描绘成弑杀暴君。根据皇明典故、起居注等记载,朱元璋杀功臣不假,但多是不法之臣,朱对待百姓还是很不错的。

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朱元璋的见识和胸怀都提高不少,不再睚眦必报,而是胸怀天下,心系黎民。

不罪刘德,一来,刘德现在是朱元璋的臣民,若无爱民之心,怎能做万民之主。二来,朱元璋还曾欠刘德田租未还清,封赏刘德可以彰显自己有恩不忘。三来,刘德是刘继祖的兄弟,杀恩人亲属,与情理上说不过去。所以,不责罚刘德,是朱元璋宽大胸襟的体现,也是朱元璋高明见识的体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4518.html

(0)
上一篇 2022-11-17 下午4:14
下一篇 2022-11-17 下午4: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