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农村收古董最早的人是货郎,也不是出钱买,是换;拿废铜破铁旧瓷器等来换针换线换个红鸡蛋。换卡子红头绳绿头绳 ,火柴染布的颜色。还有拿黄金当铜换了火柴。那时的货郎也不是多懂,收来都卖给了乡里收购站。大炼钢铁的时候,收来的一些铜人铜象都在锅炉里炼了。货郎收来的古董只要能挣钱就卖。没发财。后来就去农村专业收古董商,他们推个较车走乡串户收。这帮人也没挣到钱。他收来卖给古董店老板,压的价也很低,也没发财。但是那时候都能收到真货!没仿品。后来六七十年代有从城里来乡下收旧货的,这帮人都是高手,好眼。他们挣到了钱,也买到了好东西。一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农村的集市的地摊上还能买到真货。这帮人手里有好货!但也没挣到大钱。但是这些人手里有好货!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后市场上出现了仿品。
以前去农村收古董的称之为"一线收货人员"。这些人大都在农村属于有一定文化和脑子相对活络的人。有些收到货后到地摊市场出售,赚取差价。有些是中间商或收藏爱好者上门买货。有些一线收货人员把自己喜欢或认为价值较高的古玩收藏起来。这批人普遍有较丰富的经验,对民间的古玩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当然当时假货仿品都不多。这批人到后来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一部分人开起古玩店,因为他们对古玩行情比较了解,在圈内有较高的信誉,经营状况多数不错。
这部分人根据自己的特长经营的古玩品种各有侧重。有经营老式木器的,有经营老石器的,有经营古钱币的,也有经营杂项的。
有一部分人还在一线收货,但现在的农村货源短缺,且仿品假货多,搞不好就"吃药"。
也有一部分人转到其他的行业。
谢请!
以前去农村收古董的人是一些收藏爱好者,他们头脑灵活,眼界高远,现在绝大部分都很有钱。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市直部门上班。因为干的是农业农村工作,经常下乡同农民打交道,碰到过很多农村稀奇古怪的家俱,当时也是属于好奇,觉得好玩就从农民手中要或者出少量的钱购买。记得他收藏的第一个物件是在风翔下乡时,看到的乾隆年间御赐大门牌匾。上头写得是什么字,我记不清了。牌匾我在他家看过,有80公分左右宽,2米左右长,纯黑底色,烫金4个大字,有题头和落款。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未,农民根本没有古懂呀、文物呀等意识。据他介绍是一户农民用它挡猪圈,猪圈因为潮湿,墙塌了一个角,这个牌匾顺插在那里。他当时的工资才70多块,给了老农10块钱,让人用胡基垒了一下,才换回了这块匾。现在这块匾还在我同学家,没有换钱也没有赠人,不知道值不值钱。从那以后,我的这位同学从农村收购了许多桌、椅、板橙。有黄花梨八仙桌、金丝楠靠背椅、小叶紫檀方橙等等。他收藏的古物件主要以木质家俱为主,很少收蔵其它东西。木质家俱体积大,占地方多,2000年初在别人买家属楼的时候,他在市郊购买了一幢三层单家独院,并盖有地下室。地下和一层放置古物,二三层住人。
为此,你问过去都是什么人去农村收购古董?我认为啥人都有。但最多的应该是生意人和工薪阶层,凡是农民很少干这一行的。干这一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机灵、有钱。
当然了我同学买古董这是兴趣、是爱好;还有就是玩古董,把古董作为生意,乡下捡漏、城市里高价出售。最高级的就是电视剧《正阳门下》韩春明的玩法,那可真是玩的情怀、玩的境界。我最欣赏韩春明的师傅~关大爷说的话:好玩意儿,决不能让它出中国。
喜欢内容请关注渭水河畔。
以前去农村收古董的人群称之为“一线收货者”或“铲地皮”,之前做这行比较早的老师傅,现在应该都混得不错,因为当时的古董资源都是最好的,真品多,收购价格便宜,当时懂这行的人非常少,所以他们算是提早分了一杯羹,而且还是超大杯的!
前言
早期在六七十年代,很多人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对于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陌生,到了八九十年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也逐渐的开始了解,因此有不少人知道古董值点钱。
再到后来随着网络知识点普遍,“收藏”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在熟悉不过了,都会不断提高自家藏品的价值,对于现在来说,去乡下很难收到古董,要么就是被其它商贩回收过几次,没有余货了,要么就是藏家手里有货,因为价格便宜不愿意卖。
解析
有句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由于入行太晚,只能把这个行业当成业余爱好,收藏市场现在鱼龙混杂。
去农村收货也是很难,现在很多人都去了大城市打工赚钱,乡下老家基本上没有几户人家,你去了只能扑个空,还有就是一些乡村发展比较好,老房子都拆了盖新房,留下来的老物件都损坏的差不多了,另外也早就被前辈们卖了很多,到他们手上也是所剩无几了。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遍,仿制品也是越来越多,一些人就开始捣鼓仿制品,在以前下乡收货不担心收不到货,现在怕的是收不到真货,有些人会拿仿品来蒙混过关,因此也有不少一线收货人吃过亏,主要还是经验不足所致,老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结语
说实话!现在的收藏市场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当成业余爱好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去干,经验不足的朋友踩坑那是无法避免,我就把它当做一份乐趣,丰富自己的生活,只要是跟钱打交道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生活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行业都有它们的规则,一个外行想赚这个钱,难度非常大,以前那些老藏家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的水越来越深。
收藏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
理性收藏,切勿上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