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京人,我知道的煎饼果子发源地是在天津。
但是,京津两地压根儿就不分家。
所以,在北京,天津的吃食也是都有的。
包括现在,您在北京也能找到天津麻花,天津炸糕,皮糖。。。
当然,也包括很多家的天津狗不理风味的包子。
这个煎饼果子,去天津的时候,在天津的胡同里也吃过的,那才是正宗的。
人家是裹的油条,现炸出来的油条,切成两半儿,裹得面也有讲究,成分咱不太懂,反正比现而今在北京街面儿上卖的面要好吃。
而且,我记得人家刷的酱里有酱豆腐。
味道很好,面绝对不会粘牙,油条也劲道。
当然,也有薄篦儿,可人家的薄篦儿肯定是自己炸的,绝对是酥脆的。
反正对天津的煎饼印象深刻。
现而今北京街头的就不敢恭维了,说实话,没有正宗的。
大多都是瞎弄,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技术,说天津的不像,说北京的还不够丢人的呢。
居然,就这样的还分成了两派呢,一派叫做白面的,一派叫做山东大煎饼,杂面的。
我真不知道,山东的煎饼怎么就成了这样。
这难道是一种变异,科学实验吗?
其实,就是一个原因,这玩意不挣钱了,北京人以前会做的,都不做了。
以前会做的都是和天津人学的,现在街头的都是跟安徽人学的,您说能一样吗?
目前,有一个还算吃得过去的,就是北京友谊医院门口那位白毛老哥。
摊位不确定,有时候路北,有时候路南。
为什么嘛,瞧您问的,不是要看阴凉在哪嘛!
欢迎点赞,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