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个厉害的角色,她17岁进宫,26岁通过辛酉政变,一步歩爬上权力顶峰。1908年11月15日以74岁高龄去世,结束了对国家长达47年的统治。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其谥号字数长达22个字,为历代皇后之最,慈禧生前穷奢极欲,死后自然要享尽哀荣。从1873年动工到1908年完工,慈禧为自已修建陵墓为期35年,耗费白银500多万两。关于慈禧死后为什么一直不下葬,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光绪皇帝驾崩于1908年11月14日,与慈禧太后病逝仅相隔22小时。尽管慈禧太后生前大权独揽,光绪皇帝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但按照礼制,先死必须先葬,因此,必须先把慈禧太后的葬礼停下来,先备办光绪皇帝的丧葬事宜。慈禧的儿子同治帝驾崩后,她把3岁的姨侄(妹妹的儿子)载湉立为皇帝,即光绪皇帝,实为垂帘听政,把控皇权。但光绪皇帝成年后,不甘心任其摆布,有志改革维新,使国家富强,因此与慈禧太后矛盾越来越大。为了不致大权旁落,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多年。光绪皇帝年仅38岁就死在了74岁的慈禧太后前面,着实有些蹊跷,联想到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加上后来检测到光绪皇帝头发中砷含量超标,不得不怀疑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
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自皇帝登基之日起就要为他选吉壌,修陵墓。慈禧只顾为自已修陵墓,在光绪称帝34年的漫长岁月里,只字不提为他修建陵墓。为什么慈禧不为他修陵墓呢?这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慈禧对光绪不听话很恼火,不喜欢他。二是她所处的时代,清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状态,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还要做做样子,为咸丰皇帝的慈安孝贞皇后修陵墓,这都需要银子。正是由于慈禧没有为光绪皇帝修建陵墓,才导致他无法下葬,不得不暂时停灵行宫去办两件大事:一,查勘风水宝地选陵址;二,开展皇帝陵的修建工程。而选址用了50多天时间,修建陵墓用了五年时间。
二,光绪驾崩、慈禧太后去世,傀儡皇帝和实际掌权人都去世了,还得重新扶立新皇帝。按照慈禧太后遗嘱,立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之子)溥仪为皇帝,是为宣统皇帝;封载沣为摄政王;由光绪皇帝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慈禧之弟桂祥的女儿)代为抚养三岁的溥仪,即后来的隆裕太后。新皇登基典礼,各项准备工作繁琐而复杂,加上还要应对内外诸事,因此使得慈禧的葬礼不得不延迟。
(溥仪登基典礼时的外景)
三,筹备慈禧的葬礼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一般老百姓过世后,亲朋好友悼念一番,挖个坑一埋了事,时间不过三四天。慈禧不同,她要彰显自已的显赫身份,惟恐身后葬礼走样和降格,舅侄女隆裕太后被指定为全权代表,负责葬礼的一切事务。慈禧太后是在仪鸾殿去世的,根据她生前的遗嘱,先暂停皇极殿,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再下葬普陀峪定东陵。皇极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的大殿,建于康熙年间,外观雄伟壮丽,内饰金壁辉煌,内外气宇轩然。乾隆曾在此举办千叟宴,也曾在此接待过外国使臣;慈禧的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庆典都曾在这里举办;一名过世的老人的遗体,足足占据豪华的皇极殿一年时间,慈禧的贪欲和处心积虑由此可见一斑。
(皇极殿外景)
慈禧生前曾三改陵墓设计。第一版由恭亲王奕訢主持设计,即将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陵墓建在妃子园区,只用一道墙与其它妃子墓隔开。这种节约款丝毫不能体现慈禧的地位,直接被慈禧否定,并且免除了奕訢的陵寢规划与建设主管职务,改由心腹醇亲王奕譞上任。第二版设计为两宫太后单独建陵,共用隆恩殿等地上建筑。虽然这样已经很破例了,但慈禧仍然否决。直到第三版将两宫太后各自单独建陵、方城、宝顶、隆恩殿,慈禧才同意施工。慈安太后中年去世后,失去任何约束的慈禧太后将已经峻工的自已的陵墓拆毁重修,所用材料更加高档昂贵,直到她去世前,工程才基本完工,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对身后事是何等的重视。
(普陀裕定东陵)
慈禧生前过着奢华的生活,死了也想把这种奢华生活带入陵墓,因此,为了完成她布置的任务,需要有一个充足的时间准备。慈禧的随葬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陵墓内金井里的陪葬品,分三次往里面投了不少的金银珠宝,总价值在白银1000万两以上。第二部分是慈禧下葬时带进去的陪葬品,根据李莲英与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铺大小珍珠12604颗,红光宝石85块,白玉220块,锦褥的上面铺了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袜,上面铺五分重的珍珠2400颗。盖在慈禧身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被上缀有820粒珍珠。在被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状被。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镶嵌而成,有一粒珍珠大如鸡卵,价值白银1000万两。口中含夜明珠一颗。脖胫上挂三串朝珠,两串珍珠,一串红宝石。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袿。脚穿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身体旁和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玉佛108尊,每尊佛重约6两。还有翡翠西瓜4个,白皮黄瓤者4个,绿皮白籽黄瓤者2个,翠桃10个,翡翠白莱2颗,绿色的莱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还有一座用白玉雕琢而成的九玲珑宝塔。慈禧的尸体旁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茡莽700多件。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红蓝宝石2200块。
慈禧出殡时,灵柩宝顶上的圆球为纯金打造,重达几十斤,其它就不细说了,由此可见其排场的奢华程度。朝廷精选了周围五公里的杠夫,共7920人。平常百姓用10个杠夫足矣,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杠夫呢?这是因为慈禧的棺椁大,里面的宝物多,外面的装饰物多;需用绞杠起抬,每班需要126人,替补队员6人,抬棺椁的从京城至遵化走了四天方才能到达,需60个班,132X60=7920人。沿途要搭席棚,备办食物,提供吃喝拉撒便利,还要显示皇家的气派和富足。到了普陀峪定东陵,还有七七八八繁琐的葬礼,物质用度不题,据说摄政王载沣三跪九拜之礼不算,光叩头就有几百个。
慈禧棺内随葬品,一部分来自王公贵族的赠送。盖棺之前的赠宝礼仪,显示生者的孝道,死者的哀荣。慈禧生前赏赐颇多,恩及面广,自然赠宝的也多。
以上这些都需要时间,尤其是备办慈禧葬礼更需要时间。1909年11月,在经过了一年充足的准备之后,用上等紫檀木敛装的慈禧的灵柩,由巍峨的皇极殿起身,缓缓运往河北遵化县普陀峪定东陵。
(杠夫抬棺的场面)
慈禧太后,叶赫纳拉氏,咸丰皇帝的老婆,同治皇帝的老妈,人送外号老佛爷。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
名声实在是不怎么样,就凭她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足以遗臭万年。
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真是畸形,各方力量的角逐之下,竟然使得这样一个私欲爆棚的女人控制清朝长达几十年。
甲午中日海战前,李鸿章要大量白银购买德国生产的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舰,慈禧因为要钱修圆明园就拒绝了他的提议。结果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只留下一堆断壁残垣供后人凭吊。这使人每次路过圆明园,都想骂街。
虽说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慈禧也有归西的那一天。这回,被他欺负了一辈子的光绪皇帝终于压了她一头,比慈禧早死了一天。
不管慈禧生前多么权倾天下,但光绪毕竟是帝王且又先死。清朝留下的王公大臣们,当然主要是溥仪的亲老爸载沣必须得先办光绪的丧事,这才轮得到慈禧。毕竟自己的儿子接的是光绪的班啊。
光绪的丧事是一方面,溥仪的登基同样十分重要。溥仪当时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真正掌权还要靠自己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所以各方势力如何平衡,大臣们怎么办?旗中的前辈怎么办?洋人那里怎么办?这些都要载沣考虑再三才能决定。
至于慈禧,反正她已经死了。死了的老佛爷已经不能让载沣害怕了,就让她多等一会儿再下葬也来得及。
诸事皆定之后,已经过了一年,载沣这才开始把慈禧正式下葬。说来也怪,可能是人品问题,光绪下葬的时候风和日丽,慈禧下葬的时候天色昏暗。
不管怎么样,这个一生阴险狡诈,穷奢极欲的老女人带着无数的稀世奇珍终于入土为安了,估计当时载沣他们都长出了一口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