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样的,半句话不骗你。
我的工资都被老婆收去了,自己身上一点钱没有,花费一毛钱以上都要经过她的允许,经常检查我的手机!
以前由于她暴脾气摔坏了好几个我的手机了。现在她用的是我给她买的2500元的手机,我的手机不值300元,一个是荣耀30S,一个是OPPOA79二手机 , 唉!
我们结婚时的彩礼钱份子钱她家给的钱都在她手里,我一毛钱存款没有。
但是以前谈对象到现在,很多花费我自己承担着,她不愿意给我,导致有几千元的债务是我自己默默承受的。
可笑的是她要求我关闭花,注销信用卡,让我去和父母要钱,要求以后房本写她名字,呵呵!
两年了,她待在家里没去上班,而我天天出去打工挣钱还有还房贷。
实际上我的父母还在还债,家里没有存款,他们也是六十岁的人了,都有病在身,种着地打着工,不容易!我怎么有脸再去啃老!
算了,不说了,谁让咱穷呢,年轻单身时没有努力奋斗挣钱,结果落得这个下场!
我认识一个现在很难过的老板,在2013年的时候,他经营一个规模小的大米加工厂,大概从采购到加工和销售配送约有30个人吧,大部分都是家里亲戚多,一年他厂的纯利润大概有60万的样子,工人工资待遇都比较高,他自己也没有任何贷款,信用卡也没有。他自己的车是奥迪A6,还有辆雅阁作为厂里的业务用车,生活安逸富足,商品房和门面房有好几套,手上的现金有100万左右。
2015年底的时候乡政府出面说让他上个大米精加工的项目,低价提供了大概800亩的种植土地,让他种什么富硒米,自己加工,政府带着他的产品去各种农博会或者展销会上去推。他自己筹资大概200万,政府出面担保,他去农发行低息贷款大概200万,这个绿色农业项目就上马了,2016年的时候虽然亏损还算能撑一下,这个时候他的资金就开始紧张了,开始去办各种银行商业抵押贷款,开始办各种信用卡了。到2017年,形势仍不见好转。这个时候200万的农发行的低息贷款到期了,但他已无力偿还,在多方协调后说,可以还进去后政府担保再贷出来。他找到了过桥资金还上了,结果大家都能猜到,银行已经不会再贷了。
结果嘛,现在他厂勉力维持,800亩的地基本荒了,但是流动资金缺口太大,房子卖得卖,抵得抵,他只能靠借贷来维持,如果他厂撑不下去了,那债主们会疯拥上门。他不想跑路,因为他说他的家在这里。
很多人创业失败,对资金管理得不好,生意运转不好,导致银行贷不到款,只能去找信贷公司,去借高利贷,去刷信用卡。一旦还不上,就会有人来威胁你的家人,群发短信到你的手机通讯录里的人。其实这些人自己并不想再陷进去,只是怕家里人受到打扰,怕朋友受到骚扰,所以才会借这种期限短的高利贷来支撑,结局是越陷越深。
其实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如果可以停下来,给他们一点缓冲的时间,比如分几年还清欠款,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我曾经工作的单位,我所知道的人差不多都办了信用卡,网贷也有一些人用。现在的年轻人非常敢花钱,敢花未来的钱。
不管收入多少,消费一定要跟别人比一比。这是我周围年轻人的常态,哪怕没有工作照样大吃大喝,管他明天怎么样呢。年轻人这种情况很普遍。
信用卡这东西用好了能帮你解决很多财务上的问题,用不好害人害己,使人陷入债务危机,很难翻身,搞坏了很多人的征信。网贷这东西尽量别碰,尤其是搞到非法网贷害死人的。
国家跟社会层面应该重视起年轻人过度透支消费的问题,别再宣传透支消费的好处了,是时候踩一踩刹车了。如果不能及时治理,有可能会成为社会一大隐患,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同时也忠告年轻人消费要理性,要量力而行。没有自制力的人尽量别碰这些东西,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陷入债务的漩涡就麻烦大了。
我这个小圈当中,基本上人人都有信用卡,而且每人持卡2-4张,网贷的基本没有。理性消费的那部分人用得都挺好,野性消费的那部分人基本上都在以卡养卡,拆东墙补西墙。
信用卡的利息是很高的。2万6的信用卡,一个月不还,利息加违约金能算到500左右。我最多的时候是5张信用卡,欠款7万1。有一次把8000元分别存到4张信用卡,三个月没还,三个月之后还款时,一分没剩。至此之后,我有钱就先还信用卡,还完就赶紧注销,没钱花也不敢再用了。虽然我极力得还信用卡,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欠三张信用卡,有两张还是逾期。另一张还是还得最小还款额,这张卡还是银行马上就上门催收呀,和人协商办的三年分期。
现在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但是也不能死啊,死了能对得起谁。也许你比我还惨,也许你比我还强,但最终目的还是上岸,过上人一样的生活,我就满足了。
想要上岸我个人觉得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债权人方面,一个是自己方面。一、债权方比如银行,要跟人协商还款,协商的内容包括:分期时长、利息、分期的手续费、每期的还款额等,这些最好是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协商好后就按时还款。二、自己这方面最重要,1.得跟家人坦白,就算自己还款,也得让人知道你的钱去哪儿了。2.开源节流,努力拼搏。找点靠谱的副业。
以上纯粹个人观点,能有帮助最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