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数据什么的,这里就没必要分享了,反正都是涨。
我们来聊聊“调控”本身。
之所以人们依然在大举买房,原因很简单,因为159次调控依然是“空调”。
第一财经的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共出台调控措施159次,比去年同期高出60%。
房价数据同比,成交量同比,销售额同比,销售面积同比,这些数据同比还有些看头。
至于“调控次数”都成了基础数据,而且还计算同比,大家不觉得滑稽吗?
调控次数都能计算同比了,那调控还有什么意义呢?今天一个明天一个,调控这件事本身也遭遇了“通胀危机”和“信任危机”。说句玩笑话,调控措施一日三发,其效力就好比当年的“金圆券”一般飞速贬值。
调控次数越多,人们越不在意,所谓“精准调控,分城施策”,副作用大概就是这个吧。
比如宜昌,这座城市房价六连涨,最近搞了限售,它是怎么限售的呢?从网签之日算起,两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这就是个典型的“空调”,因为从网签到交房本身就要1-2年,如果在算上装修空置散味道,已经超过2年了。
即使不住不装修,等个一年半载,我挂出去转让,等到找到接盘的,差不多2年也到了不是?
至于二手房,三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比较低,也没什么影响,你说这个“限售”的效果在哪?
调控已经成了“应付”。
人们的欲望没有被打掉,风险意识早已被抛诸脑后,谁关心调控呢?
顺便透露几个信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房企债务违约了,怎么发酵,不好说,反正大家悠着点吧,别怪我没提醒大家。
我是楼市微观察,只说真心话,欢迎点赞与关注。
今年以来,全国各城市各类楼市调控政策多达159次,可是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爆,并不是买房的人不理智,只是还是市场的供需关系是需大于供。
一部分还是刚需者买房者人口比较多。小李来自广西,在西安上学、就业,随着西安市人才新政政策的不断宽松,自己在西安逐步稳定,也准备结婚,就落户到西安,并考虑买房。小张来自四川农村,在西安结婚生子,小朋友今年就要上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计划着在西安买房。像小李和小张这类刚需的人不在少数,无奈,为了更好的生活,只能选择买房。
再有就是之前买房欲望不是很是强烈,但是有想法、有需要的这部分人。看着房价一天天不断的上涨,而且加入摇号选房的城市不断壮大,也就有些按捺不住买房的那颗心,越拖越不起,也就加入买房大军。
不是不理智,只是刚需的需要,刚需者的无奈,希望通过大力调控,实现房是住的,不是炒的愿景,愿所有的人都有房住,过上美好的生活。
个人认识,您有不同观点的,欢迎评论留言,一起探讨。
在回答之前,首先要分清楚到底什么是不理智?在我看来,纯刚需购房是没有不理智一说的,需要了有能力不管是调控或者房价如何都得买,没办法,需求摆在那。
那么不理智的可能是哪一批人呢?就是希望在楼市里赚快钱的那一批,也就是手里有一些流动资金,但没有太多的耐心,希望通过快速上涨的房价套利的。
“史上最严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价逆天的部分一线城市,处于稳定的调控状态,甚至还有降房价的情况。但坚持“抄底论”的人也不少,越调越贵不是预期,在他们看来就是可靠的历史经验。
加上过去一年多的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楼市的暗流涌动到实实在在的抢房人潮,几乎大家都坐不住了。
但现在希望通过房价快速套利,显然不太现实。
毕竟“史上最严调控”的条件是实实在在的:首付比例的提高,房贷利率的提升,两到五年的限售……要想赌博,得有本钱。高收益更是伴随高风险。没有稳定持续的现金流,玩高杠杆的抄底游戏,很可能会死在黎明到来前的黑夜。
如果你资金充裕,在调控期间买房,等待调控后升值,当然是可行的。但如果此时想博一个买一套房少奋斗十年,则要好好盘点下自己的资产和收入。特别是别高估自己的收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