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了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最终夺得了太子之位。虽然背负了“弑兄杀弟”的恶名,但后来“贞观之治”的巨大成就,使他这一污点基本被人所淡忘。
人们在感叹李世民贞观之治成就的时候,也不免去怀念那个以“仁义、忠厚”而著称的太子李建成。还有些人不禁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是李建成当皇帝会有“贞观之治”么?
分析
李世民是那种天生就要做皇帝的人。他有胆魄、有气度、有能力、有智慧、对敌人狠毒,对百姓仁慈,听得进劝告,下得了决断。
纵观中国千年历史,真正能够全方位超越李世民的帝王几乎没有,而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在历史上也无有可比肩者。
虽然我不愿捧一个,再踩一个,但个人并不看好李建成。同时,也不觉得李建成是什么仁慈的人。
- 李建成:当不当皇帝,我都要弄死李世民
我经常爱说一句话,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皇帝那个位置的争夺。赢了的人可以钵满盆满,而输了的人终将一无所有,直到失去生命。
所以说,李建成大概率会杀李世民。这不是一个人是否仁慈能够决定的。而是由政治斗争参与者群体来左右的。
难道说李世民在拿起弓箭的那一刹那就没有犹豫过么?他对百姓能够仁慈,就真的丝毫没有顾忌手足之情么?答案是否定的。从小到大的感情,既是兄弟也是战友,怎么会不犹豫呢?但他终究还是射出了那一箭,不为别的,只为了那个位置:
大哥,对不起了,我不想杀你,但不得不杀你。我们都渴望那个位置,但我坚信,我能做得比你更好。你死了,我去做皇帝,我会把咱们李唐江山打造的超越秦汉。等到我死的那一天,我带着我的成就去地下找你。
“嗖”的一箭,那个曾经同自己战场御敌,曾经在年少时和自己一同玩耍的兄长,从此阴阳两隔。
李世民不是狠辣的人,但是在政治斗争中他必须狠。同理,李建成即便不是狠辣的人,但在绝对权力面前,他也必须狠,他杀李世民是必然的,理由如下:
1、李建成本人在太子之位上,就对李世民起了杀心: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请注意,这段历史是记载于《资治通鉴》中的,《资治通鉴》虽是在前史的基础上所编纂,但却并非完全照搬。
司马光本人对于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的太子之争,一直观点暧昧。他是同情李建成的,所以他在自己的书中也说了李建成不少好话。所以,既然司马光肯用这段历史,说明这一段是有可参考价值的。
2、李世民威望太高,如果他不死李建成睡不着。为了地位的稳固,李建成也会杀掉李世民的。
李渊曾经有过一个很“愚蠢”的想法。为了避免兄弟阋墙,他想把国家一分为二的分给两个儿子治理:
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这一记载如果属实,那李渊的做法真的就蠢到家了。他的本意是要让兄弟不要再斗。可如果此做法得以实施,那么未来就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大规模战斗。
李建成占据天子之位,可号令群臣;而李世民手下有程知节、尉迟敬德一众猛将,加之房玄龄、杜如晦这种不二谋士,他断然不愿甘于人下,战争不可避免。
仅李渊这一个举动,其实就是在把兄弟二人的关系推到了不可调和的境地。有时我在想,这是李渊的舐犊之情,还是他权力制衡的手腕呢?
李世民本人对于朝臣和百姓就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四方征战,奠定了李世民“军神”的神圣地位;开府建牙,天策府里面的众学士那都是人中翘楚。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对李世民的“忠心耿耿”。程知节、尉迟敬德、张公瑾,他们都是可以为李世民赴死之人;至于长孙无忌那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房玄龄、杜如晦也不认李世民之外的其他人。
李建成真的当了皇帝,这些人也不会甘心做李建成的臣子,他们也会推动着李世民去夺权。
除非杀了李世民,否则这些人都是不安定因素。不仅不会为己所用,反而会帮着李世民来对付自己。只有杀了李世民才能一了百了。
3、搅屎棍子李元吉,会怂恿李建成杀李世民的
李元吉这个搅屎棍子是李家三兄弟中,我最讨厌的一个人。
这个既无才学,也无德行,还无功劳的人,竟然也有着当皇帝的野心,还想着等到李建成当了皇帝后,取而代之,这简直就是恬不知耻。
而李元吉最痛恨的人,就是他二哥李世民。哪怕李建成肯放过李世民,李元吉也有在一旁唆使。
综上所述,李建成如果当了皇帝,杀李世民几乎就是必然行为。这是政治斗争残酷性所决定的,与性格其实没什么关系。
- 贞观之治:那个还真不属于李建成
李建成有没有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他有能力。但是他的能力有多强呢?肯定不如李世民。要是比李世民强,那个位置就是他的了。
不要说李世民比他狠,哥俩都不是善茬。哪怕就是李世民真的比他狠,可是当皇帝,“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李世民要是不狠,怎么敢带着几个人去骂突厥大军。他对自己也是够狠的。
也别说李建成要是当皇帝不一定比李世民差,不要说没发生的事不好评判。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超越李世民的有几个?开创贞观之治的有几个?怎么李建成就得超越李世民,这种近乎于零的概率,我不相信。
我这并非是胡搅蛮缠,做无罪推定,而是封建王朝的特性所决定的。
我承认,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建立在隋朝打下的经济基础之上,再加上李渊当皇帝后的数年经营,给李世民一个较为平稳的内部环境。
但我们也必须要明白,封建王朝君主一个人就会左右一个朝代的走向。说白了,李建成能否开辟贞观之治,还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比较。
贞观之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文治,另一部分是武功。
文治先放在一边不谈,咱们就谈武功。李建成与李世民在武功方面,那肯定是李世民要远超于李建成的。
李唐天下,李世民打下来一半,手下的将士也都对李世民是忠心耿耿。只有李世民的指挥下,李唐名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
要是李建成当了皇帝,别的不说,怕是突厥都摆平不了。他有胆气像李世民那样,只带着六个人去摆平突厥么?我给的答案是没有。
如果没有,那么仅此一战,突厥就会压制住李唐的发展。气势上,李唐就很难再有李世民时代的那种自信。即便李靖、徐世绩、薛万彻再强悍,没有了自信的李唐,也很难有大的武功建树。
至于说到文治,很多人都说李建成的文治要强于李世民,毕竟他当过太子,有过执政经验,而且还干得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要真的明显强于李世民,李渊会犹豫传位于谁么?那些老臣还会倾向于李世民么?
这些是明摆着的事实,就拿萧瑀来说,他秉性刚直,如果得不到他的认可,那他不会倾向李世民的。可实际上,萧瑀对李世民的认可一直要超过李建成。
再说封德彝,他虽然是首鼠两端,都下了筹码。那他这么做的原因深处有没有人考虑过。如果李建成真的表现极为突出,他又何必首鼠两端呢。
还有陈叔达,他也是极力的倾向于李世民:
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
一众李渊最为信任的老臣,都倾向于李世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李世民却是功绩足够大,二一个就是李建成表现不够优秀,没有得到认可。
然后我们再说贞观之治本身,能够达到治世,需要的是君主的作为,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而管理制度是由谁制定的,就是由李世民和他的臣属们所制定的。我们来看看这个臣属名单,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王圭、虞世南……
这里面,除了魏征和王圭之外,都是李世民的人。尤其是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他们是李世民的铁杆。如果是辅佐李建成,他们是不会像辅佐李世民那么用心的。
可你要说李建成的班底中,有很多优秀人才,只不过是因为李世民成功而被抹杀了。那我想知道,魏征、王圭、薛万彻为何能出头呢?事实就是,李建成手下的班底不如李世民。
结语
李建成要是当了皇帝,大概率会杀李世民,即便他不杀,李元吉也会唆使他杀。政治斗争就这么残酷,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他不杀,那李唐就会陷入混乱。以李世民的武功,和他手下的班底,到时候胜负也很难料。
至于说贞观之治,起码武功上李建成断然超不过李世民。而文治一方面,李建成也没有人们想的那么优秀。他的能力,不及李世民是铁的事实。
解答是百分之百要杀掉。现代人都以为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子孙没人性,但事实上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惯例。其实,李世民没有追究建成、元吉洲僚佐已经是很难得了。但其实,这主要并非仁不仁慈的问题,而是实力与威望的问题。如果是李建成杀了秦王做了皇帝,他绝对不敢不铲除李世民的僚佐,因为不这样,他的政权就无法巩固。大家都知道,唐朝的江山大半是李世民打下的,当时天下谋臣猛多在秦府,大唐百姓也大多拥戴李世民。而且李世民也在包括东都洛阳在内的重要地区布好了局。李建成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又将其身边众僚佐遣散于各地,而这些人有谁是省油的灯?可以肯定地讲,一旦李世民被害,这些人即便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会善罢干休。唐朝必定重归分裂。而李建成虽非等闲之辈,但其才略气度显然略逊世民一筹,因此,即使其能以武力平定各地叛乱,中原也必定元气更伤,开创治世的条件也必定更加恶劣。要知道,李世民在统一后二十年内便开创治世,这在中国历史上已是绝无仅有,李建才略威望不及于世民,却要他在更恶劣的条件下开创盛世,个人以为可能性不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