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核潜艇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一般不要求行进间发射。最关键的要求是战略核潜艇的运动状态必须稳定,要么完全静止,要么以稳定的速度、方向、深度航行,使得火控系统能够最精确的探测运算发射位置,从而使得导弹的惯性导弹系统获得最准确的初始位置信息,保证最终的命中精度。
因为海洋是一个海水运动的环境,因此战略核潜艇低速航行时,比尝试静止不动要更为稳定一些,所以通常发射洲际导弹时潜艇处于低速航行状态。
这里,我们以中国海军巨浪2战略导弹作为例子,简介其发射过程:
在2017年9月,巨浪2的发射真实场景终于出现在广大网友面前!
从截图来看,巨浪2战略导弹(JL-2)从水下发射筒中发射。图中显示了打开的发射筒顶盖,气泡从发射筒中升起。
与流行的美俄潜射战略导弹一样,巨浪2导弹发射的方式为“冷发射”。顶盖打开后,一个可燃气体发生器产生强大推力的气体,将沉重的导弹从发射筒中弹出。
从这张“直升机”拍摄的视频截图来看,巨浪2导弹在巨大推力下,从水下潜行的潜艇或发射试验平台中脱离,冲出水面后。
巨浪2导弹上升到一定距离后,点燃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开始向目标飞行。
截图中央两个物体,可能是保护弹头部分的整流罩,在出水点火前后抛弃。从截图来看,巨浪2导弹采用一个尖锥形弹头。
巨浪2导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潜射洲际战略弹道导弹。据信它使用多段固体燃料推进火箭动力,能够命中7500公里处目标,未来将研制装备射程10000到12000公里的改进型,实现从我军严密防守的近海攻击主要针对目标。据称巨浪2能够携带一个数百万吨级的核弹头,也可以使用3个分导弹头。
巨浪1导弹大幅彩照
巨浪2战略导弹,对中国来说有着极为关键的战略意义,这包括了两个主要因素:
一、中国拥有基本的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陆基战略导弹、潜射战略导弹、轰炸机发射的核武器),但是定位为“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具体而言,陆基东风系列战略弹道导弹的数量较少,以成功攻击敌方有限一两个大城市为主要手段,实现核威慑的目的。但在面对拥有上千枚各种战略核武器的对手面前,陆基东风弹道导弹有可能在敌方第一波打击中全部牺牲,丧失陆基的反击手段。
二、中国轰炸机力量,目前是“三位一体”体系中一块短板,攻击西半球敌方目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假如陆基东风战略导弹在敌人的第一波打击中全部牺牲,那么巨浪系列潜射战略导弹也就成为了核报复唯一的手段。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完善巨浪系列战略导弹与战略核潜艇的组合,保证中国拥有可靠的核威慑力量。
从这一角度来说,巨浪系列导弹对中国核战略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三叉戟系列潜射导弹对于美国的意义。
巨浪2导弹主要装备最新型的中国094型战略核潜艇上,每艘可搭载12枚巨浪2。据外媒报道该导弹的研制过程较长,技术挑战很多,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目前相信该导弹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而巨浪3导弹已经在紧张研制测试,094级战略核潜艇的替代型号也已在类似的研制阶段。
在中国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期,中国军工人依然完成了巨浪1导弹的研制工作。虽然发生过试射爆炸的严重事故(下图),但最终巨浪1成功装备使用。在今天中国国力大幅增强的背景下,巨浪3将成为世界最前列水平的潜射战略导弹。
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还发展了一种陆基发射车机动发射的改型——东风31弹道导弹。这一配置,使得相关研制工作能够发展出两种出色的弹道导弹,分别满足海军水下核威慑和火箭军陆基核威慑的需求。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巨浪2,甚至巨浪3导弹的英姿!
潜射弹道导弹(SLBM)是从水下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如果攻击地面目标,则称做潜地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发射时都需要停下来,从而保持位置的相对稳定,便于弹道计算,减小对发射的导弹影响。潜射弹道导弹隐蔽性强,是生存能力最强的战略核武器,是一支可靠的核报复力量。潜艇可在辽阔海域的深水中长时间游弋,利用潜艇的航程,弥补导弹射程的不足,便于实施突然攻击和突破防御系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在航率约为60%多,续航时间为60-120天。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准备时间为15分,连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分。
美试射三叉戟IID5潜射战略导弹凶猛画面
潜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包括弹道导弹、潜艇、发射装置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同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样,潜射弹道导弹也由弹头、动力装置、弹体、制导系统、初始对准系统、时序电源配电系统、分离系统、遥测系统、外弹道测量和安全自毁系统组成。弹头有装单一核弹头的,但更多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动力装置为火箭发动机,美、英、法潜射弹道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俄罗斯潜射弹道导弹则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并用。弹体受潜艇发射筒尺寸限制,一般为短粗圆柱外形,且内部仪器设备的装填密度大。为保持出水段的稳定性和出水姿态,头部多为卵形或子弹头形。制导系统采用全惯性制导装置或惯导加星光修正系统,目前世界上的潜射弹道导弹都采用惯导加卫星制导修正系统。由于潜艇处于运动状态,并受海流、涌浪的影响,全惯性制导的潜地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都低于地地弹道导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