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个人的看法,归化外援是可行的,尤其是目前马上面临2022世界杯预选赛的时候。
可以说,如果只靠本土球员去冲击世界杯,肯定是没戏的。
短时间利大于弊,可以迅速提高国足实力
首先,我们要看到,归化的李可,埃尔克森等都是实力派球员,并且在中超多年,和很多国脚都是队友,在场上比较默契,加上传闻正在归化的小摩托,高拉特等。
可以说,有了这些归化外援的加入,国足的实力是立马增强了很多,尤其是中前场的实力。基本就相当于是在征战亚冠的恒大上港一样的实力了,恒大靠本土球员+外援的模式能登顶亚洲2次,国家队加入外援当然一样可以冲击世界杯。毕竟,相比2002年,其他对手的实力太强大了,日本韩国伊朗澳大利亚还有新科亚洲杯冠军卡塔尔,没有归化球员的话,国足是很难战胜他们的,更别说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拉克也都虎视眈眈了。
所以,如果是为了冲击世界杯的话,归化球员是可行的,也是必将有极大助力的。
长远发展还是要靠本土球员的成长
当然也有很多球迷担心,光忙着归化球员了,就忽略了青训球员的发展,这个确实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毕竟,光靠归化,只能短时间提升一直球队的水平,但要长远健康的发展,只有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打好基础,抓好青训。
就如同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一样,尤其是日本,日本足球能从以前中国的手下败将到如今亚洲足球的一哥,靠的就是长期坚持不懈的青训,为日本足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所以,目前为冲击世界杯,归化球员是有利的,毕竟依靠本土球员已经冲击那么多次都失败了,尝试一下新的选择也是好事,更可以刺激一些经常入选,却在国家队比赛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结语:不论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国足的归化球员的工作都在进行,而埃里克森和李可也都已经入选了国足四十强的名单了。毕竟马上就是世界杯预选赛了,作为球迷,真的等了太久了,希望这次国足可以顺利进入2022卡塔尔世界杯。
想说一句题外话:
解答时,与男足在最近的一场比赛中1:2输给叙利亚仅仅几个小时而已,但是,正如各大小媒体一如既往的报道外,我本人也是平静如常。
这样的感受,已经很多年了!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很多年不碰足球了,路过绿茵场,也没有太多踢几脚的冲动。然而二十多年前,踢球,看球,侃球,就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从读书时的酣畅淋漓、大喜大悲、乐此不疲,到如今早就没有昔日的热度。
在中国,喜欢足球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除了运动本身的兴趣和快乐,其它的意义确实寥寥。如果把它当做情感和谈资,确实会很无聊,终有一天会觉得不值,而这一天来得很快,并且接踵而至,从不意外,绝不缺席。
言归正传——
男足归化球员,只是中国足球这滩死水死水泛起的微澜。
归化球员不是中国足球的良药,或者说,今天的中国足球,不是归化能解决的。如果要说归化有用,那得等到天下大同才行。
理论上讲,归化的好处显而易见:
第一,快速获取急需位置上的人,针对性强,立竿见影。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客观价值。
第二,归化球员带来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刺激作用,榜样带头,群众加油。这是鲶鱼效应的典型案例。
第三,国际上不论足球还是其它运动项目,都有大量归化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几十年来成功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足球之外的各种项目中,成功都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第四,中国乒乓球队早年的起伏,就与中国球员被归化有一定关联;而羽毛球、跳水、举重等项目,也是中国版的归化典范。
第五,中国男足教练员的“类归化”的举措,早就为球员归化做出了“示范”,铺平了路——施拉普納,米卢蒂诺维奇,卡马乔~~~一直到刚刚二度辞职的老帅里皮。
第六,在一群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球员中,混杂不同肤色的球员,不仅可以博人眼球,提升收视率,还能早早践行天下大同的理念。
第七,可能好有好多好多好处,但是你我这些人看不到而已。
实际上,归化是足球圈里又一场闹剧,只是这个圈子已经很喧嚣了,不会有更大的骚动了。它终将与中国足球一起消亡。
只是我们依然期待中国足球——死而死矣,死而复生。
归化,绝不是中国足球的造化:
第一,中国足球需要像一颗普通的种子,我们任其在荒野中自然生长,生生死死,几度轮回。笑看其生,也静待其亡。不急功,不菲薄。
第二,中国足球需要一点精神,就像一棵树,必须要有挺直的胸膛,才能成就参天大树的刚强,否则没有脊梁的生长,就只能做任人践踏的小草。
第三,中国足球需要土壤、阳光、水分和关爱。一棵普通的植物,只需要前三者,中国足球却需要更多的关爱;中国女排,啥都没有,只有女排精神,所以每一次都能升国旗、奏国歌。
第四,中国足球需要耐得住寂寞——不一定要守得住清贫,何况无清贫可收。
归化,归去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