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杀了马谡

个人认为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问题更应该从政治需求和军事战略上考量。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成了蜀魏双方争夺的焦点。在司马懿看来,街亭为汉中咽喉,若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域,不能安守,蜀军必回汉中,所以亲率大军直取街亭。同时司马懿认为诸葛亮肯定也看出了街亭的重要性。后来就出现了马谡立下军令状守街亭、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马谡死后,诸葛亮的亲信蒋琬对诸葛亮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死这样的人实在可惜。同时,蒋琬还说,当年楚国和晋国交战,楚成王杀了楚军统帅得臣,晋候喜出望外。现在丞相杀了马谡,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蒋琬还问,既然丞相是按照军法杀了马谡,为什么还要哭呢?诸葛亮是怎么解答的呢?诸葛亮说,我不是为了马谡的死而哭,而是恨自己糊涂,追思先帝刘皇叔的英明。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哭的并不是马谡,这眼泪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而流。

此后,诸葛亮上《街亭自贬疏》,请求自贬三级。

我们再来从诸葛亮的另一个继承者身上寻找一下答案。马谡死后,费祎来到汉中为诸葛亮贺喜,具体是祝贺三喜,一喜是“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二喜是“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三喜是“丞相现统帅军数十万,可再伐魏”。从中看出,费祎的话中还有弦外之音,那就是北伐到目前是成功的,杀马谡根本不至于伤心。

挥泪斩马谡是政治谋略,为的就是以战役失败掩盖战略上的失误

北伐之前,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之策,却采取了“从陇西取平坦大路, 依法进兵”步步为营的战略,这个战略上的失误被司马懿看得明明白白,认为“如从子午谷取长安,则长安早得多时”,只是诸葛亮太多余谨慎,不肯冒险。街亭失守,只是一次战役上的失败,是战略失败的表现形式之一。

诸葛亮自然不能承认战略上的失败,所以要极力掩盖,借马谡的人头一用。

转移政治视线

蜀汉心生政权自刘备去世后内部矛盾重重,大致有三股势力,一是以原在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地方豪强,这部分势力根深蒂固,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二是刘璋旧部,这部分人是旧政权的代表,对新政权一方

面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又想在新政权中分得更多的权力,诸如李严等人。第三股力量才是新政权的势力,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的刘氏集团。自古蜀中的百姓就过惯了太平日子,没人想打仗。蜀汉政权建立之后,战事不断,内部纷争四起,作为托孤之臣的李严也被贬为庶民。

诸葛亮之所以北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内必先攘外”,只有三股势力面对共同的曹魏敌人,才能团结一心。挥泪斩马谡,也是他对三股势力表的决心,马谡的人头落地,内部的纠纷就暂时平息了。别人会想,诸葛亮连他最为喜爱的马谡都敢杀,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以军事上的失败掩盖政治上的错误

在当时,蜀汉在国力、军力上都不如魏国,仓促出兵已经预示了这场北伐战争将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刘备留给诸葛亮的千钧重担是匡扶汉室,这也是诸葛亮的政治抱负,所以他只能暂时抛弃正确的政治路线,率军北伐。街亭一战中,诸葛亮打得是防守战,为的就是退回汉中,这才是其真正的战略意图。魏国倾国应对诸葛亮的北伐,让他感觉到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谋求政治上的目标已经绝无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马谡承担军事失败的责任,用军事上的失败去掩盖政治上北伐决策的错误。

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很好,说是情同父子也不为过。工作上,马谡多献战策,屡建奇功,属智谋之士,然街亭已失,大势已去,马谡已不是杀不杀的问题,而是怎样让其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的问题。

总体来说,诸葛亮用自己的政治谋略、马谡的人头渡过了一次军事失败、政治危机,换来了蜀国政权的政治稳定。

诸葛亮不是用错了马谡,而是让在关键时刻牺牲了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错用了马谡?

诸葛亮错用了马谡还要分时间,地点来看。

马谡终其一生最主要的失败还是街亭之败。身为主帅临阵应敌的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在此之前马谡作为诸葛亮的参谋干的还是挺好的,所以诸葛亮在街亭之败之前,对于马谡的运用还是挺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渐渐的把马谡当做了自己的接班人来进行培养。因此对他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更何况蜀中才俊本就不多,马谡作为当时荆州的才俊,诸葛亮对其肯定是抱有希望的。希望他能够肩负重任,可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诸葛亮因为马谡功亏一溃,为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降三级。从此诸葛亮更谨慎了。这也导致了后来他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所以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用错了马谡,在平时作为参谋诸葛亮并没有用错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1318.html

(0)
上一篇 2022-12-21 下午4:04
下一篇 2022-12-21 下午4: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