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很流行的,有很大的市场和支持率,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存在不同的意见。这三位皇帝有一个特点,在位前期搞的都不错,只是存在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对时局把握不好,酿成一些大祸,影响了本王朝走势,有一种盛极而衰感觉,但把王朝灭亡完全归于三人似乎还有些冤枉,尤其唐玄宗和乾隆帝个人素质很高,在封建社会帝王当中也算是可以的。
唐玄宗李隆基生活在685年至762年间,712年至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唐王朝907年灭亡。李隆基退位后151年灭亡。
李隆基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孙子,在“唐隆政变”中诛杀韦氏集团,算是挽救了唐朝,李隆基登基后前期任用贤相姚崇、宋璟、张久龄等人,使唐王朝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后期,由于任用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实行外重内轻等政策,导致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也由此下台,让位于唐肃宗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由盛转衰,产生的藩镇割据持续到唐朝灭亡。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皇帝有的也想解决藩镇问题,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好。藩镇拥兵自重,有时还互相攻伐,朝廷政令无法畅通,最终藩镇越做越大,直接导致唐王朝灭亡。像朱温、秦宗权、李茂贞等都属于藩镇。
万历帝朱翊钧生活在1563年-1620年,1572年—1620年在位,十岁即位。明朝1644年灭亡,朱翊钧死后24年灭亡。
万历帝初期由张居正执政,改革政治,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理黄河,国势渐强。万历帝亲政后,不常视朝,大事营建,挥霍无度。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起,派遣宦官到各地任矿监、税监,搜括无厌,激起人民反抗。
万历帝三大征获得胜利,只是东北边疆问题没有解决好,李成梁对打压蒙古族贡献很大,对一些女真部落打压也很有效果,只是对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一些作法让人不理解,养虎为患,导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为满清。在满清和农民起义双重打击下,1644年明朝灭亡了。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活在1711年至1799年间,1735年至1795年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清朝灭亡于1912年灭亡,乾隆皇帝退位后117年灭亡。
乾隆帝在位时出现了康乾盛世,好大喜功,但是骄傲自满,铺张浪费,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导致各种矛盾激化,多地爆发起义。乾隆帝夜郎自大,以为天朝大国,万邦来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导致中国近代被外国列强欺辱,进入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国土丧失,百姓进入水深火热生活之中。
唐玄宗、万历帝、乾隆帝三个皇帝在历史上争议很大,唐玄宗、乾降帝都是退位后一百多年灭亡的,万历帝死后24年灭亡,只是万历帝去世前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后来替代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不对。
确切的说三朝都在他们之后进入衰退期,而且这些大部分是有他们造成的更贴切一些。
唐玄宗大兴奢靡之风,宠爱杨玉环,不过问朝政,远贤臣亲小人,建藩镇让将领拥有自己独立的军队,虽然有风险,但在当时府兵制已名存实亡的历史前提下确实,拥有一定道理和正确性,错误就在没对藩镇进行有效管控,同时对少数民族没有提前做好分化瓦解的防范,让其借助内迁逐渐壮大,最后霍乱大唐。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38年,其中30年不上朝,很多人因此把他称为昏君,其实不然。万历皇帝虽然也有一些弊病,比如挥霍无度,任宦官为矿监等横征暴敛,但统治上依然有所建树,万历三大征等也为明朝做出了贡献,只不过后世之帝王没有出彩的,加入光宗没有红丸案,或许大明会再延续几十年,汉武帝穷兵黩武,让国家几乎崩溃,刘佛陵和霍光不是依然可以力挽狂澜,再有后面的汉宣帝刘询,励精图治同样有了孝宣中兴的局面。
乾隆实际上是中国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前半生还是比较靠谱的,励精图治,继续执行部分雍正的政策却更加柔和一些,让大清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鼎峰。但他和上面两位一样,一看到没有了对手,就迅速堕落了。六下江南,铺张浪费;卖官鬻爵,致使官僚贪污受贿成风而不治理;闭关锁国,错失了开眼看世界的大好时机,让清朝逐渐落伍等等都跟他有关,后续的灭国也跟他有关,更跟后世无能之君有关。
三朝并非亡于他们,却衰败于他们,有巨大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之后的继承者,没能像汉宣帝一般中兴国家,碌碌无为,同样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