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基数也存在巨大差距,不能按照同比例关系比较。
打个比方,1000块工资涨5倍也才5000,而50万的房子涨4倍直接变成200万,靠每月多增长的这4000元就算一分不花,想攒够这150万差价都得31年。如果150万是贷款,那么30年连本带息得还300万,收入增速得多快才能弥补这350万和50万的落差呢?所以工资看似涨的更快,但是买房压力却越来越大,这就是基数差距导致的。
当然从字面理解这话是没毛病的,确实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收入增速要比房价增速快。
以1990年的为例,当时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10元/年,折合每月117.5元。那时二三线城市房价普遍也就四五百块每平方,北京上海也才一千多。
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834元/年,折合每月3652元,3652÷117.5≈31,也就是说从1990年至2020年这30年期间,人均收入增长了31倍。
二三线城市房价则普遍从500左右涨到了1-2万之间,涨幅20-50倍不等。
小城市收入增速高于房价增速,大城市房价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越是发达城市,房价增速越是高于收入增速。
还以1990年为例,北京当时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元/年,月均145元,房价1200元,这个数字可是现在三环内的房价。
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9433元/年,月均5786元。三环内房价大概每平方10万。工资30年涨幅33倍,三环内房价30年涨幅则达到83倍。
反观五线小城,目前普遍就是五千左右的房价,相较1990年的两三百价格,涨幅只有二十倍左右,远低于收入增速。而且单价低意味着总价也低,80平两居室总价只要40万左右,而五线小城现在两三千工资也是常见的,以一线城市四分之一的收入买一线城市十分之一价格都不到的房子,收支比压力要低于发达城市两三倍。
所以越是小城市,收入增速高于房价增速的效果越明显,但对于大城市而言,由于房价基数过大,动辄是在几千的基础上数倍增长,远远不是每月多个几千块工资能追得上的。所以如果在发达城市没有房子,以后想靠收入增速追房价是越来越难。
厚创
经济学家说的对!
经济学家也是居民,他是居住在普通民众一辈子都不能买得起的别墅内说这话的。他自己还感觉:自从成了经济学家后收入是蹭蹭往上窜,摁都摁不住。嗯!房价的增速还不够,我得花点工夫,把房价再往上吹一吹。我不能让那些平头百姓也住上我这样的房子,如果那样,我这个经济学家的脸面就丢尽了,今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我自诩也是个准经济学家,我得把“马爸爸”请岀来,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我要把他的钱拿出来给众多打工者平均一下,让他们人人都成为千万富翁。反正我身上有富人榜的各单,我用超算的速度建模,谁缺钱给谁平均,我要他们像一瓶打开的脾酒,吱吱不停地冒泡:数也数不清。
小样!谁敢说我的论点不对,喷我、骂我,看我咋样把你们的收入平均到更高的台级,直到你们认可我的观点为止。顺便告诉你们,我家里的万宝箱内有各种“秘密武器,我说高于就高于,你不服不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