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这几天也老想一些问题,即曾国藩,李鸿章当时的何种心境?看曾国藩剿灭太平军,最初保卫家乡思想应该是占主导,后来逐渐壮大,但采取的打仗方式,应该是以守带攻,或是守中含进攻,双方胜利后杀人无数。极其残酷。对于胜者其实内心也是极其煎熬和痛苦。当时平定太平军时,曾国藩已不缺什么?不论金钱还是权势,如果推翻清朝政府,还要面对左宗棠及投降的太平军是否再反水?曾国藩选择了裁军,但清政府是个奢侈,腐败不值他敬佩和拥戴的政权,裁军后一定又遇到了什么?让他本来的无奈之选,说出后悔的话。其实后期的李鸿章心境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者就是这种心境的翻版,而是有过而非不及。只不过北洋舰队不是自己裁军,而是败于日本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一个人在临终弥留时候总会回忆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以几十年后的眼光来看待当年的事难免会有很多感概,尤其他这么一位晚清中兴名臣,戎马半生的人,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因为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惯性思维,再回首时候肯定会感慨良多。
关于裁撤湘军,历朝历代很多中兴名臣可能在开始时候励精图治,后来权势滔天之后逐渐有了黄袍加身的打算,有人实现了比如赵匡胤,曹操(儿子实现的),也有人只做了权臣比如霍光,张居正,多尔衮,这些人反倒没好下场,尤其祸及子孙了。老曾是个读书人,读的是孔孟之书也算学贯古今了,历史上那些事不会不知道,何况满人的朝廷本来就猜忌汉人,不论从性格还是学识上老曾都不太可能造反,当时而言放弃兵权做个中兴忠臣是个理想选择。也许在晚年老曾会想,当年如果振臂一呼,也许能成就大事,但是这也是只想一想了,让他重来一遍,以他持重的性格肯定还是会做中兴名臣,忠君爱国的。
曾国藩的后悔裁军可能还有另一层含义吧,经历过天津教案,淮军之乱之后,尤其是列强的压力和压迫,曾国藩也许更像练一只军队富国强兵地域列强吧,这层含义肯定还是有的。
但凡是中兴名将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历史机遇,那就是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实力改朝换代,从而可以真正改变历史的走向。
其实,这并非是一个人主动的选择,因为中兴名将都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堪的问题,狡兔死,走狗烹!一旦敌人消失了,皇帝会怎么对待这些拥兵自重的将领们是个未知数。
所以,这些将领们也会借鉴历史,做出这种选择,有的就推翻了皇帝,自己做了皇帝,比如李渊、朱温,但是也有一些人情愿留个忠义之名,但最后却被皇帝所杀,比如岳飞、袁崇焕。
当然,我相信所有人遇到这样的历史机遇,心里都会这么纠结一下下,曾国藩也是如此,只不过曾国藩最后选择了继续称臣,而且做个忠臣,所以他隐忍勤勉,尽量不给别人留下话柄。
咸丰皇帝死后,同治帝即位,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率军攻入天京,当时他的权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朝廷中已经有了“楚军遍天下,曾国藩权太重,恐有尾大不掉之势。”的言论。
而且就在曾国藩立下不世之功得得几天后,等到他的不是嘉奖,而是警告,清政府调动各方军力,驻兵长江中下游,还暗中怂恿左宗棠的脱离湘军,历史的悲剧似乎就要重新上演。
此时,如果曾国藩振臂一呼,来个反清复明之类的宣言,这历史还真不知道如何?当时就有30多名湘军将领表态,把北京端了,拥立曾国藩称帝。而且当时投降的太平军英王李秀成表明心迹,愿收罗30多万太平天国余部,听命于曾国藩,反满复汉。
机会就摆在眼前,虽然成功与失败各一半,但是机遇与风险共存,但是曾国藩受传统文化影响太重,他找不到理由去造反。
而且,曾国藩连保存实力的意图也没有,大刀阔斧地裁军,而由湘军分出的淮军,成为了裁军的对象,也许这跟当年淮军有太多愿意造反的将领有关,就像是宋江临死前,必须弄死李逵一样。
但是,人在弥留之际,其实又何尝不追思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呢?所以,在曾国藩弥留之际,其实向李鸿章吐露自己的另一面打算,其实也正是一种人类最矛盾的表现罢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