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的地级市并不下辖县级单位
在解答问题之前,想先反问题主一个问题,你能说出中国当前一个地级市由几个县组成吗?
显然不可能是不是,地级市通常下属市辖区和县,但是数目并不确定。甚至像广东省中山市等地级市,没有下属的县级行政区,直接管辖镇级单位。
在日本内阁刊印的“职员录”中,仅有师团和朝鲜军、台湾军、关东军的职员名录,军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编制
同样的道理,二战日本的一个军,并没有固定编制,无法用类似“一个军三个师、一个师三个团”的方式,来描述日本军的规模。
而关于题主的问题,我只能解答三点,“二战时期日本的军是什么编制”、“最小的日本军有多大规模”、“最大的日本军有多大规模”,下面一一详述。
抗日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军”,其实有军、方面军、总军三级编制
日本的“军”到底是什么编制
二战时期,日本在师团之上还有军、方面军和总军三级编制,按照题主的描述,应该指的是仅在师团上面一级的“军”,方面军和总军则不再赘述。
其实在日本现代陆军建立之初,师团已经是最高级的编制,它们由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六大镇台演变而来,完全足够承担本土防御任务。
直到甲午战争爆发,为了便于管理和指挥外派的侵略部队,才开始正式出现“军”级单位。由于承担任务的不同,“军”又可以分为两类。
日俄战争中出现的“番号军”
第一类姑且称其为“番号军”,它们被冠以数字番号,战时编组、战后撤销,等到下一次大规模战争时重新编组。甲午战争时日军编有第1军、第2军,日俄战争则出现了第1-4军。同样的番号,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的第1军、第2军则完全不同,下属了不同的师团。
《辛丑条约》与“清国驻屯军”
第二类姑且称其为“驻屯军”,它们被命名为“驻屯地点+驻屯军”,是对某一殖民地内驻军的统称,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编制。最早出现的是“清国驻屯军”,它是《辛丑条约》的产物——允许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以及天津、塘沽、秦皇岛等地驻军。
中国驻屯军、台湾军的简要资料
规模最小的“军”——中国驻屯军和台湾军
要说规模,驻屯军普遍都是很小的,就连后来一路升级到“总军”级别的“关东军”,起初也只是因驻守“关东州”得名的“驻屯军”,规模连一个师团都不到。
在二战前后,所有日本军中规模最少的,当属中国驻屯军和台湾军。
中国驻屯军不仅赖在中国不走,还不断进行军事演习
所谓中国驻屯军,也就是前文提及的“清国驻屯军”,他们在大清灭亡后依旧赖着不走,仅仅是改换了一个名称。这支部队的主力为1个中国驻屯旅团,下辖第1、2两个步兵联队,“九一八”之后又扩充了工兵、通信兵和炮兵部队,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七七事变前“中国驻屯军”的兵力部署
直到七七事变前,中国驻屯军扩增到5600人的总兵力,编制情况为:
- 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天津):司令田代皖一郎中将;
- 中国驻屯旅团(北平):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2联队;
- 直属部队(天津):战车队、骑兵队、炮兵联队、工兵队、通信队、宪兵队。
这样的规模连普通师团的一半都不到,但是战斗力仍不可小觑,是精悍短小的精兵而且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也是老资格的中将,地位并不比师团低。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军的建立比中国驻屯军还要早上几年,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让了台湾及澎湖列岛,日军很快开始派兵进驻,成立了台湾总督府和台湾军。
初建时,台湾军编制有3个守备混成旅团,分驻在台北、台中和台南,兵力约有2万人。台湾民众的反殖民地运动被打压至低谷后,台湾军开始减少兵力,缩减到6000人左右,主力编制为台湾守备队(又称台湾旅团)。
日据时期的台湾军司令部
1935年7月,台湾军的编制为:
- 台湾军司令部(台北):司令寺内寿一中将;
- 台湾守备队(台北):司令福田袈裟雄中将,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2联队;
- 直属部队:基隆要塞司令部、澎湖要塞司令部,基隆重炮兵大队、马公重炮兵大队、台湾山炮兵大队,飞行第八联队。
台湾军主力“波田支队”,在武汉会战时期攻占九江
从编制情况可以看出,台湾军比中国驻屯军的规模稍大,不仅有3个炮兵大队,还有两个要塞和飞行部队。而在七七事变后,台湾军也多次抽调主力台湾守备队,先后支援淞沪、武汉等多个战场,也就是所谓的重藤支队、饭田支队、波田支队。
第11军从武汉会战开始,逐步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日军主力
规模最大的“军”——盘踞华中的第11军
1939年8月在诺门罕前线建立的第6军,当属番号军中最小的存在,所属部队仅第23师团和第8国境守备队,以及少量的军直属部队。
第6军始建时仅有1个师团的主力
普通的番号军,通常以2-3个师团为主力,根据战况编组部分独立混成旅团或支队,并直属一些炮兵、骑兵和战车部队。
但随着日军在华战线不断呈现不规则扩展,作战形势变化剧烈,就出现了第11军这样规模堪比方面军级单位的“巨无霸”。
冈村宁次曾任第11军的第一任司令官
1938年7月4日,为了组织进攻武汉,日军下达大陆命第133号,在华中派遣军下新建第11军。最初的第11军由冈村宁次任司令,下辖第6、101、106师团,以及波田支队(即台湾旅团)。
此时的第11军兵力约为3.5个师团,但其实战斗力远不如华中派遣军下属的另一支番号军——第2军。第2军的司令官东久迩稔彦亲王是裕仁天皇的亲叔叔,下属第10、13、16师团都是甲种师团,而第11军中的第101、106师团都是乙种师团。
1939年9月23日起,中国战场的日军全部编入总军级单位——“中国派遣军”
但是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历经徐州、武汉两场大战的东久迩稔彦亲王完成“镀金”,第2军也完成了使命,于1938年12月9日撤销,除第10师团此前已转属华北方面军外,下属的第3、13、16师团等部队全部划归第11军。
1939年9月23日,第11军所隶属的方面军级单位——“华中派遣军”也宣告解散,同时日军在中国关内战场设立第一个总军级单位——“中国派遣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前日军第11军的部署
第11军虽然仍是“军”级单位,但在规模上已经堪比方面军。
截止1939年底,第11军司令官仍为冈村宁次,下属第3、6、13、33、34、39、40共7个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14、18旅团,规模接近8个师团,近20万兵力。当时整个中国派遣军的师团数量才26个,第11军独占了四分之一还多。
1939年底长江流域的中日力量态势图
第11军的这种“巨无霸”规模,是由其战略地位决定的。
从中日军事力量分布态势图上可以看出,第11军以武汉为中心,牢牢掌控着鄂北、鄂西、湘北、赣北、皖西南、豫南等地,如同一把利刃,在狠狠地刺向陪都重庆。但是陷入持久战的日军,依然后劲不足,这把利刃已经陷入泥潭,无法顺利刺向重庆,第11军先后在长沙、鄂西、豫南遭受严重阻碍。
为了以战迫降,并伺机攻陷陪都,日军不肯收回利刃,只能不断增兵,一面加强利刃的“锋芒”,一面给握紧利刃的“手腕”更多防护。所以直到二战结束前,第11军一直是日本陆军中规模最大的“军”级单位。
以第11军为例,可以看出总军-方面军-军-师团-旅团间的从属关系
结语
通过前面3个问题,我们最终可以给日军的“军”级单位做这样的定义:
- “军”的级别在旅团和方面军之间,军司令官不低于中将。可以直属于“总军”,也可以调过师团直辖旅团。
- 规模在1个旅团和多个师团之间,最多不超过10个师团,其主要任务是负责1-3个战线,或长期驻守、攻略某一地区。
- 在名称上,“军”级单位可以分为驻屯军和番号军,驻屯军在1个师团以下、番号军在1个师团以上。
- 随着战线的拉长、战争进入僵持状态,番号军存在的时间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像第11军、第13军还兼有了部分“驻屯军”的属性。
当时日本陆军战斗部队的最高编制是师团,指挥官授予中将军衔。师团下辖步兵2个旅团,1个炮兵联队,1个辎重大队等总数约1万多人。人员编制不是固定的,日军某些主力甲级师团的人员可以达到2万人,战斗力相当强悍。师团下一级是旅团,旅团一般下辖2-4个联队,共5000多人,指挥官授予少将军衔。下一级是联队,联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级部队,指挥官一般是中佐或者大佐。人数在1000人左右,有些主力联队的人数就像中国军队的加强团一样,人数可以达到3000多人。
联队下面就是大队了,日军大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营,普通大队300-600人,最多可以加强到1000人以上。而300人左右的大队指挥官一般是少佐,600人以上的指挥官军衔则为中佐。大队再下一级是中队,也就是连级部队,人数在100-200人,指挥官为大尉军衔。中队下面还有小队,小队是抗日神剧中日本人最常见的编制,一般是70人,指挥官少尉,中尉都有可能。日军一个步兵分队拥有13人,拥有一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四个步兵分队为一个步兵小队。三个步兵小队为一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拥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四个步兵中队为一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除此以上火力配置以外,还有一个独立的拥有4到8挺重机枪的机关枪中队和一个拥有2-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大队炮小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