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明清两代尤为明显。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是这一时期总体的社会特征,表现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具体地说:
1、政治制度上: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采用非常规的手段来控制官员和百姓
(1)明朝:①废中书,罢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权力空前提高.②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互牵制,加强了对军队的管理.③颁布《大明律》体现君主专制意志.④设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宜并由皇帝直接指挥,后设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对官吏的监视与控制.⑤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并隶属中央.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清朝: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官制,设内阁置六部,但仍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②雍正时军机处渐为常设机构,成为清代皇权加强所特有的政治特色.③八旗兵驻防制度是清初八旗制度的沿用和扩大,加强了清王朝对全国的控制.④清代的政治措施体现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2、社会经济方面,赋税制度的改革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从经济上看,明清两朝的经济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而自明代中后期,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逐渐成长,这本身就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这里须注意的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是由经济发展引起的,新生产关系的产生是旧的社会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反映.
赋税制度的改革:
(1)历程:①西汉实行编户制度.②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要向政府交纳租、调,服徭役,可纳绢代役,称为“庸”.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很强的人身附关系.唐后期实行两税法,按土地、财产多少纳税,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③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田亩,按田亩多少收税,按银两收税.④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2)发展趋势:①以人丁为主演变为按田亩收税,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②由实物、劳役逐步向征收货币税发展,反映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趋势.③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简化.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1)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2)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清代缓慢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4)缓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
3、对人们思想控制的加强、民主思想的产生、西学东渐
①明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限定于四书五经,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目的是使各级官吏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清朝在沿用科举制,继续八股取士的同时,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使知识分子要么成为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的书虫,要么成为忠实于皇帝的奴仆.清代的这些措施体现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早期的民主思想潜滋暗长,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如《红楼梦》,通过四大家庭的没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落.③西方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使中国人了解到先进的外来文化.
明朝(土木堡之变)慢于世界步伐,清朝慢于世界步伐。
军事上:
土木之变后,明朝的武官勋贵集团直接谈出朝堂,导致明朝直接痿了200多年[明朝文官集团独大(宦官集团根本怼不一赢,十怼九输)]。
作为明朝的继承人清朝认为自己马上起家,认为自己不需要火器(讲真的,如果没有孔有德带着一大票工匠背叛明朝,再加上南明内部的党争,清朝能用骑兵拿下几座城池)
当时明朝最为精锐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直接打没了,对外由攻转守。
东南地区的抗倭大将戚继光在上书首辅时都要自称学生,那就是明朝后期武官的地位。
文化上:
文化上,明朝还是不错的,毕竟现代四大名著有三部在明朝时成书。
明清都是开局无敌,相比较汉唐的开局弱势来说,明清文化上就比较保守,“除我之外,全是蛮夷”,可以从清末的对外文书可以看出。
明朝好歹还有愿意对外看世界的人,清朝因为八股文、文字狱的原因没有几个愿意对外看世界的,当然了,后期被打了才知道对外看世界。
明清我比较推崇的是明末的学贯中西的大儒方以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死于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享年60岁)著有《东西均》《物理小识》《切韵声原》《医学会通》《删补本草》,现在的物理这个中文名词来源都有和他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开挂式的人物。当然了,生错了年代。
清朝因为看见明朝党争的厉害,所以皇帝玩八股文(让他们无暇看其他)收拾文人,四大名著里面只有一本红楼梦是在清朝时期成书的(还是批判清朝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