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生活之路一帆风顺,很高兴解答问题,蒲松龄为什么要摆茶摊?咱们先聊聊蒲松龄,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6月5日)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
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
蒲松龄在科举上失意,不得不寻找其他精神上的寄托,于是便有了《聊斋》这个经典的出现。他在山东蒲家庄的老槐树下,摆了个“茶摊生意”。他这个“生意”则是要收故事,而且他还立下了个规矩“只要是能够说出一个故事,茶钱便分文不取”。于是天南地北的故事,古往今来的传说,渐渐地,蒲松龄便收集到了风格迥异的故事和素材,《聊斋志异》这本奇书,真的可以说是用这一碗碗的茶水成就的。
通过蒲松龄摆茶摊写奇书《聊斋志异》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启示,不要执着一条自己认为能成材的路,一条路走到黑,什么也落不下,还不如另辟蹊径照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现在我们的年轻人都走“独木桥”高考,上好的大学,考公务员,工资稳定,待遇好,可以企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有限,还是有大量的大学生自找出路,选择创业或打工,像马云、董明珠、马化腾……他们不都是从无到有靠自己奋斗出来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实现自身价值。
大家都吃过“老干妈”辣椒酱,陶华碧一位贵州山村里的女人,靠自己的力量1989年在贵阳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自己特地制作麻辣酱拌凉粉,有一次顾客来吃饭一听说没有麻辣酱了,就转身走了。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从此潜心研究独特风味的麻辣酱。有人专门买她的麻辣酱。后来麻辣酱做多少也不够卖,凉粉卖得很少,甚至没人吃了。陶华碧舍弃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于1996年7月,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她从一点一点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有了这么多成功人士从小做大的事例,我们也是有希望成功的,首先有个奋斗的目标,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前行,我们也会成功的。我就分享这些,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区留言,谢谢!
蒲松龄出生于地主没落家庭,一生为功名奔波,17岁中秀才,然后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科举之路,这一考就是十多次,清朝科举每三年一次,从年轻考到老年,终于在72岁拔岁贡,从理论上说可以作官了,贡,即贡献,就是有才能献给皇帝,最终获得个儒学训导的虚职,即县学的副官,清朝的学府分三级,国之监,府学,县学。
在蒲松龄的家乡淄川蒲家庄东侧,柳树成林,在柳荫深处有一洼泉,常年流水,甘甜鲜美,所以,蒲松龄又称为柳泉居士。
蒲松龄常年科举,不是在科举,就是在科举的路上,但每每落榜,心情郁闷,就萌发借鬼怪讽刺社会现实的想法,他又懂茶道,于是,在柳泉旁泡好茶收集素材,只要讲一个鬼怪故事就可以免费喝茶。
蒲松龄的茶摊,一摆就是20多年,收集了500篇鬼怪故事,汇缉而成《聊斋志异》把民间的故事经蒲松龄这位文学大师的手笔,成了一部借鬼怪讽刺现实的名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