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之战明军统帅孙传庭,孙传庭和明军统帅

先看一下松锦之战的过程。

1640年三月,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锦州受挫的教训,遂制定了长围久困、迫使锦州守军出降的作战计划。并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负责围攻锦州。

同年六月,清军兵临锦州,开始围城,并在不久后,彻底切断驻锦明军与外部的联系。

驻锦明军毫无防备,因此,很快就陷入断粮的不利境遇。驻锦明军主帅祖大寿向朝廷告急:“锦城的粮米仅供一月余,而喂马的豆则不能支撑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宁锦两城就要攻破,松、杏、锦三城就岌岌可危、朝不保夕。”

消息传到北京后,崇祯皇帝大惊。

于是,崇祯皇帝便命令蓟辽总督洪承畴领五万精兵出征,救援锦州。(围剿农民军期间训练出的精锐明军)

洪承畴率军抵达锦州南面的杏山后,以优势兵力,稳扎稳打,与八旗军多尔衮部多次进行野战,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把防线向北推进到了松山一带。

甚至于在当年的七八月间,明军还曾一度解了锦州的围困,向锦州城里运送了粮食。这也正是先前祖大寿说锦州城内粮草告急,仅能维持一个月,可后来却又撑了将近一年的原因。

“锦州、松山,当虏要冲,运粮石入城,以固根本,为目前第一要着。……所积颇多,根本既固,然后战守有赖。”

野战,打了。事实证明,只要只会得当,明军的野战能力并不逊色于八旗军。

锦州的粮草问题,也暂时解决了。此时锦州明军和援锦明军的士气都很高涨。

于是,洪承畴便决定趁热打铁,主动向已经被打破包围圈的锦州外围的清军发起进攻。

但是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八旗军在松山以西的黄土岭之战中,让明军吃了大亏。(明军被斩杀、俘虏了约四千多人。八旗军的损失也非常大)

吃了大亏后,洪承畴隐约觉得,清军这次是来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单是拿下锦州,极有可能是希望利用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关宁锦防线上的所有明军。

所以,洪承畴立即调整战略,不再寻战,而是给崇祯打报告,要求增兵。崇祯准奏。

1641年初,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以及宣化总兵杨国柱等人率精锐陆续到齐。此时云集在宁远的明军兵力,这才有了13万人和4万匹马。

兵马集聚后,催促洪承畴进军的诏令也随之而来。朝廷的理由是兵多饷艰,十几万大军消耗的给养,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为了催促洪承畴赶快出兵,崇祯皇帝还特意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前去督战。

洪承畴不敢违抗圣意。再加上,当时锦州方面也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呢?

驻守锦州外城的两营明军蒙古兵哗变,投降清军,导致锦州外城失守,清军轻而易举的又重新包围锦州。

皇太极得到消息后,认为可以拿下锦州,便向锦州增兵。

洪承畴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一战躲不掉。因此,松锦之战的决战阶段就这么开始了。

1641年四月,明军主力在松山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

此战,八旗军死伤惨重,几乎被明军打崩。

“此战扑面对斫,虽未能却虏,原系实实血战。所斩虏级有数,而虏之拖尸负伤者甚多。各镇攻山步卒从下仰攻,最难着力,马兵据战尤猛。”

清军那边,皇太极听说明军兵峰正盛,担心前线生变,就决定亲征。

当时,诸王、贝勒和大臣觉得当前形势太过危险,都劝皇太极不要鲁莽冲动,但皇太极对自己信心十足。对诸将说:只要我去,打败明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

八月,皇太极抵达前线。当他看到洪承畴专攻锦州(崇祯命令洪承畴尽快解围,不要在外围磨磨蹭蹭,洪承畴不敢抗旨,只得把兵力全压在锦州外围)的部署后,一面感叹洪承畴是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才。一面又在第一时间找准了明军的软肋——洪承畴把重兵全部集结在了锦州外围。明军的后方的松山和杏山并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包抄!

横窥洪阵久之,见大众集前,后队颇弱,猛省曰: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极便命令多尔衮包抄至明军主力后面,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大壕沟。

清军挖的这种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仗二尺(将近四米),人马都不能过。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了。

洪承畴听说清军挖沟,而且清军还沿壕沟扎营列阵,遂即统兵进攻。可激战一日,明军未能突破清军的壕沟防线。

又过了一天,清军突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草基地,抢夺了所有粮草。(清军也正是因此而粮草充足,直到攻破锦州都未断粮)

后路被抄,粮草也被抢走。消息传回到明军大营后,明军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战场形势从先前的两军旗鼓相当,突然变成了明军单方面的军心大乱。

此时,洪承畴犹豫了。他可以向前强攻,力图击溃清军主力。但他又怕扑空,寻不到清军,自己又断粮,全军覆没了。于是他便下了一个突围命令,决定全军先退回宁远进行补给。

然而,就在明军准备撤退的节骨眼上,却出了个幺蛾子。

什么幺蛾子呢?

就在明军决定撤退当晚,大同总兵王朴不打招呼,自己带着本部人马先跑了。别的总兵听说王朴跑了,一时间阵脚大乱,也是纷纷率本部人马各自撤退。

吴三桂跟在王朴后面,逃往杏山城。

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后又往塔山跑,结果被早已设伏的清军逮了个正着,一通大屠杀。

王朴和吴三桂在杏山整顿溃兵后,继续逃往宁远。王扑的部队在半路也被清军逮到,损失异常惨重。最终只有吴三桂的部众还算完整的回到宁远。

清军见突围明军逃远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继续围困没突围出去的洪承畴、曹变蛟和王廷臣几部人马。

当时曹、王两部合计万余名残兵,固守在松山城内,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固守待援。可是明军主力已被歼灭大半,此时崇祯皇帝以无精锐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当阿济格在宁远击败明军增援松山的范志完部后,清军拿下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畴败局已定。

1642年二月,被围了六个月之久的松山明军濒临崩溃。松山城副将夏承德怕死,就派他弟弟和清军约降,以其子夏舒作为人质,半夜放下云梯放清军入城。

于是,松山城就这么被清军攻克了。

城内的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等人拒不投降,全部战死。洪承畴被俘,被清军押解到沈阳劝降。

三月,锦州的守军也无法再坚持,遂在祖大寿率领下,向清军献城归降。

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清军以死伤大约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大约六万明军。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孤城,十几万九边精锐一战下来,几乎损失殆尽。

次年,李自成在河南击败孙传庭,全据陕甘地区。清军第五次突破长城,在山东一带袭扰一圈后,扬长而去。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基本陷于瓦解状态。

回看松锦之战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明军的失败,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崇祯皇帝却总干涉前线指挥员的具体指挥。

二,洪承畴指挥失误,部署兵力不当,以致清军轻而易举将明军后路抄断。

三,部队纪律涣散。明军在松山被清军包围前后,兵员和装备其实都好于清军。当时明军如果能集体行动,清军根本奈何不了洪承畴。只要明军能整体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机会,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元气大伤。然而以王朴为首的将领,毫无军纪,为了自己活命,竟然率先跑路,动摇士气,导致战局瞬间崩盘。(王朴后来被处死)

回到问题来说:如果松锦之战,明军统帅换成孙传庭,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我觉得大概率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因为首先,洪承畴也好,孙传庭也罢。他们都无法阻止崇祯皇帝的瞎指挥。孙传庭后来战死在潼关,也是因为崇祯皇帝不顾实际情况,逼他出关与李自成决战导致的结果。

而且,相比于洪承畴,崇祯还不信任孙传庭。如果孙传庭指挥援锦明军,崇祯对他的催促只会比洪承畴更厉害。(孙传庭曾经因为战略问题得罪崇祯,蹲了几年死牢)

其二,明军军纪涣散的问题,孙传庭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他在汝州败给李自成,也一样是因为自己部队纪律涣散,才导致大崩盘。

我觉得唯一的变数,就在于孙传庭能不能不被皇太极找到自己排兵布阵的软肋,不致使自己重蹈洪承畴的覆辙。

然而,有朝廷那帮拖后腿的麻烦存在。孙传庭就算是战神附体,让他领着王朴、唐通之流速战速决,打硬仗,还要打败皇太极。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

假设性问题,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观点,以你为准。

孙传庭和洪承畴作为明末曲指可数的军事统帅,从军事指挥和战绩看,似乎不相上下。但两人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洪资历较深,心机深沉,熟谙权谋,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由他主持辽东军事应该说是用对了人。因为,当时援锦大军有八个总兵,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曹变蛟、王朴等资深名将,也有吴三桂这样的辽东行伍世家,况且军中派系林立,互相争斗拆台的风气由来己久;同时还要应付朝廷和地方的掣肘,作为统帅如果没有相当资历和高超的政治手段,难驾驭这一局面。

相反,孙传庭为人清高孤傲,对下冷峻刻薄,与同僚关系紧张,这样的人恐怕难以应付辽东复杂的军事政治局面。更重要的是孙传庭不为崇祯皇帝信任,如何能承担松锦大战重任?

基实松锦大战明军大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军事,虽与崇祯速战的指导思想有一定关系,但崇祯也确实无奈:朝廷的粮饷己经到了无以为继地步。可以说,明军战,准备不足,败的机率大;拖,则锦州城陷,大军溃散。因此,明军失败是必然的。

我认为,松锦大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战略失当。其实,从崇祯上台后,明朝对满清战略一直举棋不定,或战或和,崇祯难下决心。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构想和杨嗣昌的外和满清、内剿义军的战略,都是基于对明朝难以承受两线作战的现实国力的清醒认识,可惜被崇祯的战略短视、急躁个性和朝廷上的党争破坏了。不但葬送了袁崇焕、卢象升两位名将,也使得国力日渐消耗,最终到了山穷水尽地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3808.html

(0)
上一篇 2023-01-03 下午3:54
下一篇 2023-01-03 下午4: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