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过年走亲戚,大年初二是去舅舅家拜年,还是去丈母娘家呢有什么说法

“糖瓜祭灶二十三,距离过年还有七八天”,昨天是小年,小年过了以后距离过年还有七八天的时间,过年前大家洗洗涮涮,准备年货,过了大年初一以后,农村人便要忙着走亲戚。在我们这里不仅有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还有大年初二外甥给舅舅拜年的传统,那么在大年初二这一天是去丈母娘家拜年还是去舅舅家拜年呢?

突然感觉就像小两口是回丈母娘家过年还是回婆婆家过年一样,丈母娘是媳妇的妈妈,女婿肯定要讨好丈母娘,而舅舅则是自己妈的哥哥弟弟,都说外甥像舅,和舅舅肯定很亲。但是当事人却只有一个,去了丈母娘家就不能去舅舅家,去了舅舅家就不能去丈母娘家,那么这大年初二应该去哪呢?

其实说难也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和丈母娘和舅舅协商好就可以,不用非得等要在大年初二去拜年。比如媳妇还有兄弟姐妹,大家就可以先协商后哪一天一起上门拜年,比如大家都是大年初二这一天有空,那么就都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回娘家,一家人热热闹闹一天。如果是大家在大年初三或者是大年初四有时间,那么就都安排在一起。去舅舅家拜年也是如此,和舅舅的家人以及其他外甥沟通好哪一天去拜年就好,这样便不会发生冲突。

现在年轻人都很忙,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这几天有时间走亲戚,所以在走亲戚之前大家沟通好就可以,并不用像童谣中念得那样大年初二就既要回娘家又要给舅舅拜年,实属没必要那么折腾。不管是丈母娘还是舅舅,肯定也都理解小辈人们的想法,大家多一点理解就可以。

老传统说大年初二回娘家,其实就是表达嫁出去的姑娘对娘家的思念。大年初一出嫁的姑娘在夫家过年,看着夫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年便会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人,所以在过完年大年初二便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家里。大年初二外甥给舅舅拜年是因为,在以前舅舅对外甥有着养育的责任,外甥甚至还能分舅舅的财产,所以对于外甥来说,对待舅舅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所以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就要去给舅舅拜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慢慢的改变,但是过完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外甥给舅舅拜年的传统却没变,其实不管是初几回娘家还是初几给舅舅拜年,只要是小辈们心意传到了就好。

农村过年走亲戚,大年初二是去舅舅家拜年,还是去丈母娘家?有什么说法?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几天各种忙活,前天蒸大枣饽饽,今天炸各种食物,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快快乐乐过大年了。

题主题目是过年走亲戚,问大年初二是去舅舅家拜年还是去丈母娘家,问有什么说法。

农村拜年是对应的日子里去对应的亲戚家拜年,比如我们这里正月初二拜姑姑,所以初二这天是不能去舅舅家和丈母娘家的。

不过,我们的初三和题主那里的初二应该是差不多的,对应的是丈母娘家里探亲,可为什么会有去舅舅家探亲的说法呢。

丈母娘家又是很多人的姥姥家,舅舅家也是姥姥家,很多的老丈母娘没能力伺候客人了,做饭做菜闺女们倒是能自己做了,但老人的家里经常会准备不够充足,因此会由舅舅家代替姥姥伺候回娘家的姐妹,还有姐妹的家属。也有丈母娘去世了,拜丈母娘那天由舅舅接待,就成拜舅舅了。

因此很多年轻人觉得那天是拜舅舅,其实也是以拜丈母娘为主,只不过是父亲的丈母娘而已。

那么当拜年遇到自己父母需要在正月初二或者初三也要回娘家,而自己已经结婚,应该拜丈母娘还是舅舅呢?

记得悠然的姑婆婆家里,以前姑婆婆儿子没结婚,闺女没出嫁,姑婆婆会正月初三领着全家来悠然公公婆婆家里拜年,后来她家里儿子娶了媳妇,闺女也结婚了,于是正月初三儿子要到他的丈母娘家拜年,姑婆婆正月初三也会伺候自己家的闺女女婿,因此,姑婆婆会把日子改成初四或者初五来拜年。

很多农村有闺女家庭,会在闺女结婚以后,把自己过年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往后拖一拖,因为年轻人总是事多,日程安排的太满当,而当了丈母娘的人空闲多,可以姐妹们一商量,把日子往后挪挪。

有丈母娘的小伙必须按照丈母娘的意愿,丈母娘如果不发话,你必须在初二或者初三那天去给丈母娘拜年,毕竟丈母娘养了个闺女给你,这天她最大,舅舅家里以后有空以后去,没空舅舅也不会有意见。

这个没啥说辞,可以根据家里人的空闲,怎样方便怎样来,可以领着闺女女婿一起去舅舅家里,也可以先给丈母娘拜年,后面给舅舅拜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479.html

(0)
上一篇 2022-05-07 上午9:43
下一篇 2022-05-07 上午9: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