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来到的诗词

春天,不仅是一年四季的开端,还是一个最美好的季节。

它春风送暖,阳气上升。把冬天裸露的野陌穿上了清新的绿衣;把干枯的花树变成了姹紫嫣红的世界。人们关掉了暖气,从屋里走了出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听着鸟儿欢快地鸣唱,闻嗅着清新的空气和花香,走向田野,走向诗意的青山绿水,尽情享受着春天赐予给世界的美好和欢乐。

春天还是播种的季节。当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湿干硬的土地时,人们便迎着早晨的第一抹阳光,开犁耙地,把充满希望的种子撒进肥沃的土地,然后经过夏管、秋收、冬藏,收获一年的丰实和富足。

春天更是诗人们尽情吟诵的季节。从盘古开天地有了文字时,“春”字便首当其冲地被仓颉造生来了。我国最早的诗经就有了哦春的诗句,比如《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繁祁祁。意思是,让人期待的春天来的太慢了,一旦来临,花草就生机勃勃,而且各种春鸟和谐歌唱,农作物也长得繁荣茂盛。还有《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人看见春天鲜艳的桃花,便联想到了年轻貌美的新娘。把春天的美好寄讬在心爱的人的身上。及至到了唐宋,随着律诗的兴起,吟咏春天的诗尤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下面就是我选择摘录的有关描写春天来临的诗句,请师友友们欣赏。

一、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草色近却无。唐韩愈《早春》。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春行》

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残雪暗随冰笋隔,新春偷向柳梢归。唐韦庄《春日》。

五、残云子市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唐姚合《早春》。

六、不知细叶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七、律回岁晚冰雪力,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縂《立春偶成》。

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春江晚景》。

十、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而使我最动情、最欣赏地是,毛泽东主席的咏梅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得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它虽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坚贞报春的梅花,但笑待春天来临的旷达胸怀和坦荡风范,激发了无数人面对困境勇往直前,以胜利者的姿态去迎接美好春天的勇气和精神!

古诗词预示着春天来临也象征希望的到来,古代诗人不乏浓墨重彩,咏赞春的气息,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流芳千古。

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的诗句,诗人笔下江南的春天实在太美了: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亮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此时诗人已年迈六十七岁,忆起往昔江南的美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并隐喻江南人才辈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精神寄托。

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春天的雨,润物无声、滋长万物,春天的雨与丰收的景象几乎是一脉相承的,诗人咏赞: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诗作写于上元二年春,其时杜甫经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他与农民交往,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情深,才写下了此诗作。

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是出自唐代文字家、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的诗句,诗句精准细腻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和早春的美景:京城大道上空雨丝纷纷,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远望见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隐隐于大地之中。这首小诗是韩愈56岁时任吏部侍郎,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风清新自然,此诗句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出自宋代理学家、诗人朱熹的绝句诗《春日》,春游极之应景:风和日丽春游于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但细究诗句中的地点泗水之滨,此地于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授教弟子,朱熹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又发展成为理学,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春的气息。同理,品鉴此诗句,既象征春日的美景,也可以寓新时代的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生机勃勃,咏赞春天的到来。

五、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的诗句,诗人立意与“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谋而合,并点出了时间的宝贵: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广为流传至今。

品鉴古诗词中春的名句,润物无声,让人如沐春风,使心灵得到滋养,名诗名句实在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5149.html

(0)
上一篇 2023-01-11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3-01-11 下午12: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