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李白虽然极具写诗的天赋,但政治上的贡献却甚微。没有李白,盛唐仍然是盛唐。可以这样说,是盛唐成就了李白,而非李白成就了盛唐。
但假若是题目出现笔误,是在盛唐后面漏掉了“气象”两字,则是可以讨论。因为通常人们都将李白、杜甫作为盛唐气象的代表,那小了李白,没有了半个盛唐气象也似乎说得过去。当然,除了李杜,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一批诗人,对盛唐气象也是有所贡献。
所以,我们再分配一下,说没有了李白等于没有了三分一的“盛唐气象”似乎更合理。
但要注意一点,我们所说的盛唐气象,是《中国诗歌史》和《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在盛唐时期形成的一种诗歌风格。最初是由宋代的严羽针对江西诗派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而提出,认为写诗应学盛唐。并在《沧浪诗话》等著作中,概括出盛唐诗歌的特征:“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此后的历代文学批评家,多借承严羽之说,把雄壮、浑厚的诗风(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写几句李白与盛唐诗的话语: 首先,诗仙李白能千百年来不只在”诗词领域内不断探索其”酒仙之气、神来之笔”;在普罗大众中亦不泛朗诵“举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盛唐诸多诗手一一诗圣诗佛诗魔诗鬼等众多以诗言志言物中,在历史人们感觉中难出其右者难。 其次,李白虽仕途不逐心愿,诗编仍然斗志满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仙的:把酒问青天,”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满腔家国情怀依然笔上。 再者,诗仙李白与同道中人亦体现其难得的大气、恃重、不傲的风骨: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的“黄鹤楼“让李白自感’有诗作不出’的感叹! 草圣怀素给酒仙的来诗,诗仙不吝的回赠; 仙圣杜甫对李白的追祟和敬仰,足以说明诗仙李白在盛唐诗域中的举足之轻重! 可见,用“数字的量”去评述诗仙李白是难以落笔。
置于李白与苏轼,不处于同一时代,怎么比呢? 只好借宋神宗的说:”白有轼才,无轼之学“。
没有苏轼就没有一代文学特色的宋词,这个结论已经成为学朮界的共识。
纵观苏轼之前的词家,包括唐.五代及宋初的词家,他们的作品都沒有冲破媚词.艳科的樊篱,写的都是情。范仲淹的《渔家傲》,王安石的《桂枝香》虽然涉及了戍边和史政,偶然突破了雕红刻翠,披风抹月的词风,但哪只是昙花一现,瞬间即逝,没能产生大的影响。
到了苏轼,彻底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从内容.形式上解除了词的束缚,无意不入,无事不言,给词开辟了一条崭新.宽广的道路。苏轼拓宽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使词真正的成为了一种说古论今,言情叙志,写景咏物,记事书人的文学形式。苏轼在词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
苏轼之后的词家,受苏词的影响极大。如黄庭坚,晁补之,陈与义,辛弃疾等都直接受到苏词的影响。很多豪放派,甚至婉约派的词人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苏词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屡屡可见苏词的影子。
如果说没了李白等于没了半个盛唐诗,那么,也可以说没了苏轼就没了大半个宋词。
首先说明一点该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历史上讲,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都不影响历史的进程,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只不过有杰出的历史人物,历史会前进的快点,没有的话前进的步伐会慢点,但一样会进步的,漫长的原始社会虽然发展慢,但人类社会依然在进步和发展。当然,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绝不可漠视的,有时的影响甚至具有革命性的推动意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毛泽东,他们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次该问题有点指向不明。从提问者角度本义上看应指李白、苏拭在文学上,准确说就是在诗词上他们的影响力影响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在这一点上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把他们放在他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看,他们仅至影响到文学(准确说诗词成就)方面影响深远,但永远顶不上半个盛唐的历史、或宋朝的什么历史,因为唐宋时期除了文学(诗词成就)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绝不能因一人之诗、之词的成就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
最后还需说明一点,在唐朝李白的确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我崇拜他的诗的豪迈与奔放、洒脱与大气、随性与自如,他真是一位古今许多诗人难易企及的伟大诗人,不亏为诗中仙人。苏轼是我国伟大的散文家、词人,他的词读后,使人叹为观之,真是叫人膜拜透顶,什么时候能写出《赤壁怀古》的十分之一可谓文人了。
总之说的似乎随意一点,但我希望我的真心话不误后人!
(左下:李白 右下:苏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