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之一的名将于禁征战一生,屡有战功。由于他公私分明、治军严整,被曹操称赞“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水淹七军前的于禁,被曹操赞为“虽古名将,何以加之”。良将风范,令人敬服。
可是,樊城外的这场战役,却彻底让这位“古之名将”名誉扫地,贻笑千年。
这是为何呢?让我们回顾一下于禁噩梦般的两年。
简要回顾“水淹七军”
关于关羽“水淹七军”的胜利,说法都很简单。八月时汉水猛涨,于禁军被淹,关羽以水军来攻,于禁等被迫投降。“羽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
只有庞德,在堤上引军力战,“箭无虚发”,从平旦打到日过中,箭射完了就短兵相接。一直到大水淹过堤,手下纷纷投降,庞德才决定坐船去曹仁营。在浪把船掀翻后,被关羽军擒获。
面对关羽的招降,庞德大骂刘备庸才,说自己“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被关羽杀。
此战中,庞德英勇忠心,令人感佩。也让于禁的投资,显得不可被接受。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于禁确实降敌了,这点没得洗。
于禁是阵上“穷迫”,率众而降。他有可能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在军队失去抵抗力的情况下,为保全部众,不做无谓牺牲而投降。但是,关于于禁投降这个事实,实在赖不过去。
若是于禁不降,只是被囚禁,曹操何必感叹“于禁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呢?”
2、于禁指挥上的责任未受苛责
关于于禁在此战中的指挥责任,历来都未多加苛责。
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久咎–《魏书》
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司马懿
虽然我个人一直觉得行军扎营,主将的基本责任。八月份,汉水暴涨并不算“六月飞雪”,于禁有责任。但是,毕竟论起这些事来,司马懿还是专业多了,我不敢妄言。
也请各位朋友,对于禁在此战中指挥上的责任,指教一下。
因此,于禁在此战中,主要问题不是出在“败”上,而是出在“降”上。
苟活两年,充满屈辱
降敌后的于禁,被囚于江陵。
看来,俘虏实在太多了,关羽实在不放心,只能把于禁先控制起来。
在吕蒙袭取冮陵后,于禁又被孙权所获。
在江东期间,于禁遭到了虞翻的多次羞辱。
孙权想见于禁,看到孙权和于禁并排而行,虞翻大骂:你这个降俘,有什么脸和主公并排?”挥起鞭子就要抽他。
宴会上,于禁听到音乐伤感流泪。虞翻又大骂于禁:不要脸的人,装什么可怜?
投降换来的,只是屈辱地多活两年
221年,孙权让人送于禁回魏。虞翻建议:这种人回到魏国也不会被重用了,我们干脆杀了他算了,让人看看对主公不忠的人,是什么下场!
离开魏国仅仅两年,回到时,于禁已经胡子、头发“悉白如雪”了。这是多么屈辱的两年呀!
屈辱中死去
回到魏,只是屈辱的开始。
曹丕听说东吴虞翻羞辱于禁,连说要虚位以待,重用此人。
随后,又要派刚回来的于禁“出使东吴”。一个武将,出使个鸟,无非是羞辱他。
随后,让于禁出使前,拜一下曹操墓。于禁到时,看到壁画:关羽得意洋洋,庞德威武而立,于禁跪地求饶。
于禁羞愧而死。
于禁,刀光剑影几十年,死人堆里出来的人物。贪生怕死的人,恐怕做不到这些。
我愿意相信,一个能在沙场奋战一生的人,不会是个贪生怕死之徒。
当他面临部队已被淹,无力战守时,没有像庞德一样奋战到底,而是选择投降。
也许,那一刻,他来不及想太多,只是不想让失去战力的部队无谓牺牲吧!
这一点,或许与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的方先觉将军类似吧。
这样的人,青史未必愿轻饶,但总让人为之感到一丝可怜。
于禁投降关羽,并不仅仅是贪生怕死,更多是为部下考虑。
当时于禁和庞德的3万大军,去救援樊城。然而,汉水暴涨,形成大洪水,将于禁、庞德大军全部淹没。
当时这3万人马被迫分散逃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被割裂成无数小股,无退路、无粮食、无救兵,必败无疑。
当时关羽派主力乘坐小船,挨个清剿。
在于禁看来,作战已经不可能了。关羽就算不进攻,围着你几天,这几万人马就要活活饿死。
如果不投降死撑,于禁的大军最终一个也别想活,而且死的还毫无意义。
于禁自己想要逃走,当然是不困难,随便坐小船跑掉就是了。
但是,他逃走以后,部下又怎么办?
没有人统一投降,说不定关羽就挨个将曹军全部杀光。
这种事,关羽做得出。
于禁投降,主要还是为了在已经无法战斗情况下,保存部下的性命,无奈之举。
所以,于禁的投降不同于普通的投敌,情有可原。
然而,庞德的死战,就属于蛮干而已。
而且,最终庞德还是乘坐小船逃走,只是没有成功被关羽军队打翻了船生擒。
表面上庞德很有骨气。但如果庞德是主帅,他先开始逞一时之勇,不顾部下死活,随后有自己逃走,这才是冷血无情的行为。
为什么庞德和于禁有差距?
主要于禁一直是曹军重臣,爱兵如子,这些部队中很多也是他的嫡系。
庞德则是半路出家的将领,到张鲁投降才归属曹操,在曹军没有根基,对曹军士兵也没感情。
其实,于禁才是真正的伟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