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你想怎么隐?
从这段话已经很明白了,如果解答的不好,那么必将难逃一死。
于是邬思道便提出半隐策略,他说道:第一,臣孑然一身,身无分文,倘若全隐,必然饿死,第二,臣和皇上君臣遇际十几年,一朝离别,皇帝肯定是会想念臣的,臣若全隐了,万一皇上想念臣却找不到臣,臣心何安呐,因此臣想找到一个既能吃饭又能让皇上找到自己的地方半隐起来。这解答真是精妙绝伦啊,是在告诉皇上,我已经没什么用,你也犯不着杀我,我不为官,而且还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活动,让你随时能让你找到我,结果雍正思考万千,还是放过了他。
在邬思道临走之时,老十三来送他,除了和他道别,还送了一个比较想秋月的女子来伺候他,这个女子叫如月,老十三说是四福晋找来照顾他的,实际这是雍正的意思,放了如月在他身边监视,为的就是随时掌握他的一举一动,邬思道也知道什么意思,说了句,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了,反正自己也没有别心,就同意了。
那么只是这样的话还是不行的,万一哪一天皇上反悔起来,怕自己透露任何内幕,随时杀了自己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他就游走在各地皇帝的眼皮下,先是去李卫身边帮助李卫处理案子,李卫当时已经是江苏巡抚,然后田文静在河南巡抚遇到困难时候他又去帮田文静查办了诺敏借银抵国库的案子,最后诺敏被查斩首,就在皇帝要来河南的时候,他又借机去了西北年羹尧那里,此时的年羹尧在西北找不到叛军决战,整日皇帝为了西北的粮饷发愁,结果邬思道一去就帮年羹尧找到了叛军的主力,最后消灭了叛军。
他做的这么多无非就是让雍正随时随刻看到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做既帮了朝廷,又表现出没有二心,也对应了自己当时所说的半隐没有食言,但是他始终不和雍正见面,为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心使得万年船,万一见面说漏了嘴,再者说见面后雍正皇帝反了悔,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所以这样做是最安全的,再加上如月定期为雍正秘密报告他的情况,所以彻底对他放下了杀心。邬思道用大智慧功成身退,可谓智商极高。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雍正王朝》雍正微服私访到河南看田文镜推行火耗归公和治理黄河河汛的情况,顺便问田文镜邬思道去哪里了,想见一见,但是邬思道在这个时候已经提前和田文镜要了8000两逃跑了。田文镜想派人去追,但是邬雍正却说“算了不用了”。其实雍正这句话的潜台词应该就是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邬思道在雍亲王府时期,帮助胤禛从一个太子党的不起眼阿哥,一步一步夺嫡成功登上帝位,可以说功不可没。雍正登基以后,康熙皇帝尸骨未寒,本来应该在宫廷守灵的雍正皇帝,却突然出现了雍亲王府,其目的不禁让人疑惑。再说宫廷已经被十三阿哥胤祥派兵守护,这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雍正却要舍弃,上路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邬思道。邬思道见证了雍正夺嫡的全过程,雍正做的好事坏事还有秘密差事,他都知道。所以这时候雍正对邬思道有杀心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就像邬思道自己说的,他是瘸子又是先帝朝的罪人,是拿不上台面的。对于邬思道这样身体有疾,刚刚登基位置不稳的雍正,任命一个这样形象的人,确实容易授人以柄。这应该是雍正内心清楚不过的事情。邬思道在幕后容易成为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不小心被八爷党发现,那么很可能就是下一个高福。毕竟背叛的高福死前,给高福秘密出谋划策的可是邬思道。所以对这个人雍正并不能百分百信任,何况两人还是一定意义上的情敌。结合后来,高无庸等在雍亲王府里办秘密差事的一干人,在没有上镜,可见雍正可能确实“狡兔死,走狗烹”了。
雍正当晚没有杀邬思道,主要是邬思道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对雍正铭感五内让雍正十分感动,他说自己要半隐:
几十年的交情,离开以后皇上会想臣,臣也会想皇上,而且自己年老还要生活。
邬思道的话无疑触动了雍正的内心,一方面交情放在那里,第二方面我有需求,第三方面,我半隐在你眼皮子低下,找个官(李卫),这应该就很放心了吧。所以镜头特写雍正眼眶湿润,估计内心也就慢慢放下了。后来邬思道帮助田文镜扳倒了贪名的诺敏,帮助年羹尧打赢了罗布臧丹增,这些估计雍正的粘杆处和密奏的人都会告诉他。要不然雍正也不会一下就发现邬思道从李卫处到了邬思道处。所以雍正最后也看开了,既然他要躲着不见,那就算了吧。
但是话说回来,雍正耳目遍布天下,邬思道哪能逃得过呢,不过是雍正放下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