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最有动力的老师
明师不如明父,父母以身作则地把字写好,至少对书法兴趣浓厚,才会对孩子产生较大心里影响。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写字漂亮、彬彬有礼,一打听,原来是书香门第,打爷爷辈就爱书法,所以请给孩子“创造”一个书香门第。
学书法,要有仪式感
笔墨纸砚,无论对成年人或孩子,都应该有一种仪式感。带着孩子去挑选一支好笔、一个精致的砚台、一些性能各异的宣纸、毛边纸并告诉孩子这些纸千奇百怪、蘸上墨水精彩纷呈。
在墙上挂上习作展示
在家里在墙上挪出较大空间挂上习作甚至是作品,每月更新,条件较好的还可以简单装裱。以作品的形式要求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展示心里能让心态更稳健和执着。
带孩子去书法景点旅游、看展览
带孩子去书法景区比如“西安碑林”“龙门石窟”“绍兴兰亭博物馆”“西泠印社”等,能陶冶孩子情操,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鉴赏能力,观瞻历史,感触博大翰墨精神,让孩子对中华传统书法饱满敬仰。
掌握练习度
练字数量和进步要求,不能太苛刻,不要给太大压力,不要期望值太高,落到实处就是不要练习太久,半小时足够了,主要是日以继日,持之以恒。书法不是一日功成,是一项持久战。
所以,诸位家长们,放下鸡毛掸子,摒弃物质诱惑,走点心,好好带孩子感受书法,让孩子爱上书法,由内而外的兴趣才是学好书法的核心动力。
最好是自己懂一些书法,并能时常书写作品。
孩子耳濡目染地接触书法,并逐渐能感受到书法的美妙,你再给孩子灌输些书法知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书法。
如果没有这等优越的条件,就要给孩子创立相似的条件,有亲友是高手的可以求亲友携带,或是为孩子找个名师也可以。但是,这个找名师一定自己先了解一下书法,不然,给孩子找个平庸的老师,还不如不找!
再者,就是找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书法环境,比如纸墨笔砚了,还是各种关于书法的书籍,以及古代的著名法贴,尤其是孩子居住的环境,尽量设计得成书法的意境,比如挂着书法条幅了,国画作品了等等,让孩子从小就感受书法的熏陶!
自己看着关于书法家故事的书籍,时常给孩子讲一讲,这样对孩子喜欢书法也有莫大的帮助!
在对孩子书法兴趣培养之前,要先搞清楚写字与书法的关系。
写字,就是根据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让老师看得懂。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手法,将写字提升到艺术的层面。
所以,培养孩子的书法兴趣,得从孩子的写字兴趣开始培养。写字是孩子不可回避的学习课程。如果孩子写不好字,老师看不懂,孩子题答即使再正确,还是不可能得分。很多孩子丢分,就丢在字写得不好上。其实孩子在学写字之时,注重其坐姿、握笔方法的引导,指导其基本笔画规范书写,结字规律的认真掌握,要写出一手好字也不难。
教孩子写字之前,一定要克服其畏难情绪。先从一点一横入手,先使其对笔画有学习的兴趣。每个字都是由一笔一画组成的。每个孩子都有姓名,我们先将每个同学的姓名的笔画拆出来,让其将姓名笔画练习好,再将名字写好,再举一反三拓展开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浓了。
一旦孩子们对写字有了兴趣,再引导他们对古代经典碑帖的临习,通过临习,使他们对书法艺术有感性的认识,再给他们讲解书法艺术的规律,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使他们有了学习的方向。逐步的孩子的书法兴趣就培养起来了。
1.从小就给孩子讲解历代书法大家的故事,让孩子认识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生存的环境、师承、造诣、日常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以及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励志故事;
2.经常带孩子参观书画展览,使他们能感知到书法艺术的文化氛围,体会到书法的源远流长;
3.讲解文房四宝,告诉孩子笔墨纸砚的功用、价值、典故;
4.让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提高孩子们积极性,可以使他们意识到学习书法的优越感;
5.给孩子报学习书法的培训班,老师系统的讲解更能使孩子了解书法的结构布局,体会书法的博大精深;
6.多临摹名人碑帖,可把宣纸复在字帖描红,也可照帖临摹。颜筋柳骨是很好的范本,行楷隶草,多认识才能多临摹;
7.单纯的练字和机械的反复动作只能让孩子生厌,只有在孩子体会到书法的意境和灵动,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兴趣爱好,也能使孩子受益非浅,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