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道,万道之源,文化之觞。是中国古代先哲集体智慧的结晶,很好地体现了东方灿烂的文明的辉煌。
《易经》的体现形式是以卜筮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在古代,无论皇宫贵族,还是庶民百姓,甚至皇帝王侯,都对占卜崇敬有加,因此,对卜筮之类的书也奉若神明。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劫难中,绝大多数的古籍原著都在“焚书坑儒”中毁灭了,只有《易经》凭着卜筮经典书的身份得以流传下来。
《易经》在其流传下来的过程中,成为了经典式的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各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易经》流传到现代社会,其实它还是有着存在的价值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哲学价值,《易经》包罗万象,道通环宇。它既是一部卜筮之书,更是一部哲学之书。《易经》的哲理解释了宇宙,自然,人伦等所有领域的生长发展成熟到衰亡的规律,其哲学价值一目了然。
二、文化价值,《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根。诸子百家,农医工商,百类百象,无不体现出易经的思想精髓。
三、工具价值,在所有工具书中,《易经》作为用来占卜的工具书功能,一直没有弱化。现在许多易学大师,都在使用《易经》来占事卜卦。其工具价值无可替代。
易学热的兴起是这几年的幸事,许多热爱传统文化的精英都投身到《易经》的研究中来,相信《易经》的价值将会在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发挥它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