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古代冲锋士兵的勇敢,冒着被石头砸、被火烧、被箭射杀的危险,架云梯登城,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着实替这些勇士捏了一把冷汗!
为什么这么危险还这么拼命?
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古代士兵打头阵是拿生命做赌注的,死掉就是赌输了,血本无归;但是如果侥幸赌赢了,就是人生逆转!
比如秦朝,奴隶制度下,与其死在氏族虐待之下,还不如以命相博,比如在秦国,为何秦军让六国闻风丧胆,就是因为商鞅变法,鼓励军攻,平民凭借勇敢作战可以奴隶脱藉、罪犯免罪、为家人免除赋税和劳役。秦军士兵斩敌首一个,加爵一级,提升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
垓下一战,项羽身首异处,汉军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王翳等5人分了他的尸体,回去领赏,都封了侯!
打仗,是平民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所以,士兵要冲在最前线拿首功,赏赐更加丰厚,以后就可以指挥作战,不用以身犯险!
二、军法如山、违令者斩!
士兵之所以冒着生死去搏,如果不是功名利禄,那就是刑罚、恐惧或者信仰!
古代打仗,每一仗都关系到国事命运,不容有失,所以军法是极其严苛的。操练迟到、叛国投敌、临阵脱逃都是死罪。反正怕了退缩也是一死,还不如战死。
而且,我猜测古代大将可能会让新兵、弱兵打头阵,虽不一定能攻城,但起码可以分散敌军注意力和兵力,消耗敌军的弓箭、火石,这些士兵如果不往前冲,回来一定是死罪,干吧,死就死!
我们经常听说的“发配岭南、辽东、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其实就是戍边作战当炮灰去了!戴罪立功,是罪犯唯一翻盘的机会,有点像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批美剧《加里森敢死队》,五个罪犯各显神通对抗纳粹。
三、国仇家恨,血海深仇!
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三国时期的蜀国才百十来万人,还要从中训练10万士兵,相当于两三户一兵,如果士兵战死沙场,他的家人势必拼命,为父、为儿、为妻、为夫,血海深仇,死了都要报。
尤其是五胡乱华期间,多少汉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女被羯族、鲜卑掳走,暖则奸淫、饿则烹食,惨不忍睹,所以当杀神冉闵振臂一呼,所有的汉族青年以暴制暴,为死去家人复仇,这是人类最深层次也是最凶猛的爆发力,势不可挡!
中华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代士兵中有很多精忠报国的青年子弟,家国天下,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冲锋,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
古代的前锋部队一定配备最优良的装备,比如刀枪不入的铠甲、挠钩之类的长兵器、随身可能还会有亮子油松、灯球火把等易燃易爆武器,所以普通的石块、火苗应该是不能造成伤害的。
滚木、擂石是常用的守城大杀器,但是古代城墙一般高达十几丈,所以运到城楼上也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苦差,储备量有限。
守城杀器还有大型弓弩和投石机,这在《指环王》里经典重现过,但是这类杀器适合远投,目标是敌军中后方部队,所以城下的死士凭借近距离优势,反而相对安全!
死士们在攻城过程中,己方军队也有云梯的立体防护,以及投石机的空中掩护。类似于海陆空三位一体交叉防护。
所以,冲锋士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古代朝代更迭平凡,每到改朝换代就要打仗发生战争,发生战争就得有大量人员伤亡。士兵丢掉性命,一将功成万骨枯。
打仗之前,统帅会给士兵洗脑,战前动员。
打仗勇猛的,冲在前面的胜利后。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和重用提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秦国军队扫灭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统一中国,秦国军队作战勇蒙强悍。主要要原因实行军爵制。
在前面的士兵也是人当然怕死,军令如山。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士兵不往前冲,往后退缩。会被督战砍杀,往前冲不死会有封赏。即使死了还会有很好的名分家属得到封赏。后退被杀死 ,啥也没有,耻辱的事情。弄不好家里因此有可能受到牵连。因此打仗士兵都往前冲。
古代打仗在前面的士兵都是久经战阵 老兵,战场经验丰富。战场生存能力不是一般的士兵能比的。也不会轻易的死掉。作为军队的统帅知道老兵的价值。也不会轻易让冲在前面的士兵死去。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看法。咱们也没有经历过战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