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为贼,窃国者为侯。咋就到了曹操这里变成了曹贼了呢?
曹操是史学界有争议的人物,在早期的史书中还是比较客观、正面的。
三国蜀汉和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历经十年完成的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南朝宋著名的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解,以及宋代著名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等都比较真实、客观的记载了曹操这一历史人物。
但是,从南宋开始,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开始出现了丑化的倾向。
有意思的是,这一现象不是出现在史学界而是在理学界。
我们知道,明君臣之分,严华夷之辨,是古代文人难以逾越的历史道统观。
南宋时期,面对外族入侵,国家分裂,中原王朝偏安江南一隅的现状,士族文人阶层逐步丢弃了司马迁传统的历史观,而是继承了朱熹以蜀汉为正统的理学传统。
到了元末明初时期,面对异族边患问题,罗贯中更是把这一传统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其小说《三国演义》中,就是尊蜀汉为正统,贬曹抑吴。
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曹操奸贼的形象深入人心。
特别是近现代著名藏书家、学者卢弼(1876–1967年),在其《三国志集解》中,对曹操提出了不少不同的看法,由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主要一点,就是有些学者,更多的是在民间,把蜀汉作为历史的正宗,把曹操作为篡夺汉室的奸臣,从而把曹操作为了汉贼看待。
建国以后,也有不少人坚持全面否定曹操的观点,认为其镇压黄巾军起义,残忍嗜杀。特别是在人品道德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更使人难以接受。
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英雄还是曹贼,见仁见智。
每个人都有评价的权利,曹操已经不能管别人咋说啦,但如何认真、客观的了解这段历史,对曹操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或许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脾益。
曹操在史书中被称为曹贼,是因为他不尊重当时的汉天子汉献帝,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曹孟德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东汉未年,“十常侍”,董卓先后乱汉,汉朝王室摇摇欲坠,几近覆亡。董卓死后,汉献帝与大臣在乱军之中出逃,下诏各地勤王。
袁术,袁绍最近,皆不奉诏,都怕接了一个烫手山芋,无从应对。而且接了回来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财政负担。
只有曹操听从了手下谋士的建议,亲率手下重兵把汉献帝的车驾接回了许昌,执臣礼甚恭。汉献帝也封曹操为丞相。
曹操把汉献帝接了,客观上给他带来了二大好处。
一,由于东汉儒道独尊,许多大臣仍然人心思汉,为曹操笼络了许多人才。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可以凭汉天子的名义,对天下任何人发号施令,尤其是曹操当时的死对头袁绍,袁术二兄弟。
曹绍二兄弟接诏书以后,悲愤莫名,悔不当初不接勤王诏,不得已以“清君侧”反制,但总是有“以臣伐君”,有叛逆之嫌,再加上其他因素,先后败亡。让曹操一统中原,仅乘吴,蜀二大心腹之患。
但曹操对汉献帝也只是利用,内心其实并不把汉献帝当成天子,大权独搅,汉献帝只是他摆设的傀儡而已。
“玉带诏”事件泄密后,忠于汉献帝的重臣董承等被曹操屠杀一空,逼死董皇后,杀死皇子,还把自己的二个闺女先后塞给汉献帝当皇后。
曹操自己怕遗臭万世,不敢纂汉。但是把忠于汉而暗讽自己的人一一以莫须有的罪名,全部除去,如孔融,弥衡等。为儿子曹丕称帝扫清了道路。
所以,历史上的把曹操称为“曹贼”,而把把持朝政却一直忠心于蜀汉政权的武侯诸葛孔明奉为一代良相,用来作为鲜明的对比。
曹操者上古之大贤,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诗人,其文治武功,韬略智谋独步天下。乃治世良相,上马打天下,为汉未的一代枭雄,他没有篡汉改朝换代,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应知,经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时的汉献帝是什么熊样儿。如同丧家之犬,颠沛流离,毫无人格和安全而言。纵观三国年代,宜无几个雄才大略,有曹丞相一般英明神武,善治国理政之伟才。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智大仁之士,绝非曹贼尔,汉贼者乃王莽也。陈寿的三国志亦无后世对丞相的恶毒攻击,那时的人们有天下大义和正统性关念,按曹操当年当年作丞相时的仪帐以形同于帝王了,他乃借壳实现自己伟大理想的一代大儒大贤之士。历史的发展正是有了向曹操这样的惊世伟才才光芒万丈。汉献帝也无能力治理那种纷繁的乱世,大耳贼刘备也只是一个爱哭会哭的弄潮儿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