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为什么无法对抗八旗铁骑呢

明朝后期军队实力下降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天灾是明末鼠疫使人口锐减,西北连年旱灾逼反灾民。人祸是朝廷内部腐败,后金势力的崛起。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财政问题首当其冲。明朝时期纸币不被社会所承认,当时的货币是银,而中国人民又有存钱的习惯,这导致了社会上流通的银钱越来越少。虽然海外贸易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银的不足,但一来政府遵守朱元璋的祖制实行海禁,另一方面海外贸易只能将财富流入东南沿海的富户手中,很大程度上无法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也增加了社会贫富差距。

大明王朝一年财政收入是两千多万两白银,最多不超过三千万两。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那可以说北宋年收入在1.5亿两白银左右。所以北宋对外战争时赔点钱还能过下去,但明朝没有钱连军队都维持不住,更不用提保持战斗力了。

第二,明中期开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王公贵族、官吏和富商利用各种手段侵占土地,这不仅大大加剧了社会矛盾,也严重影响了国家收入。有权势的官僚和富商侵占土地后利用各种方法拒不缴税,朝廷只好将这些负担再增加于普通百姓身上,进一步加重百姓负担。

这就造成了“国穷民富”的现象。明朝政府过于依赖“田赋”,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这种征税方式以及落后。这就造成了拥有大量财富的富商不用纳税,另一方面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税负却过重。虽然明朝后期几个皇帝都曾试图对东南沿海富商加税,但由于此地科举同样发达导致朝中文官多出于此。文官的反对使多次加税改革无功而返。

第三,热兵器虽然威力远胜于冷兵器,但其成本巨大。弓箭可以反复使用,子弹却开一枪少一发。枪支、子弹、大炮、炮弹对金属和火药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且铸造要求极高。在技术尚不发达的明代制造枪支和大炮的损耗就已经相当巨大,更不用提训练和实战了。

比如说在1592年,明朝军队用热武器狠狠打击了日本军队,但在二十年后的萨尔浒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其中如刘铤、李如柏等指挥官都没有变,军队也没有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明朝已经无法向万历对日本时无限制的使用火器了。

明朝中后期为何无法对抗八旗铁骑

游牧民族的骑兵对农耕民族的步兵是有先天优势的,很幸运的明朝人找到了克制骑兵的办法,那就是火器。但火器部队是要由钱打造的,多重因素共同导致明朝军队战斗力下降,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感谢提问。

首先明朝中后期并不是无法对抗八旗,而是找到了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关宁锦防线,自始至终,清朝始终未能突破明朝在关宁锦防线的防御,而是选择了从长城一线进入关内。

萨尔浒之战

公元1618年,实力膨胀的后金趁明朝内部党争激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之际,努尔哈赤决定对明朝用兵。

1619年,明朝接连丢失了抚顺、清河等战略要地,万历皇帝深感事态超出了控制,决定对后金采取战略行动。

二月伊始,在万历的多次催促下,明军兵分四路向后金进发,明军总兵力约十一万,包含了叶赫和朝鲜的兄弟部队,但是因为分兵前进,兵力相对分散。

努尔哈赤的八旗大约有六万人,但是其优势在于兵力集中。

双方在萨尔浒附近发起大战,努尔哈赤采取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策略,明军大败。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使得明军丧失了对后金的战略优势,明军开始转攻为守。

“是役也,明倾天下之力,尽征宿将猛士,及朝鲜叶赫精锐,分道深入,使之不能兼顾。而努尔哈赤以八旗六万之众,先破其一路,五日之间,全军皆败。金士卒仅伤数百人,而所获则以巨万计。明清之兴亡,此亦最大关键也。”

孙承宗与袁崇焕

朱由校即位后,孙承宗来到了辽东,主持辽东地区的防务。

孙承宗在辽东主要干了三件事,而就是这三件事,成功阻挡了后金的脚步,甚至是间接造成了努尔哈赤的驾崩。

  1. 提拔人才。孙承宗在辽东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是袁崇焕。袁崇焕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是却有着卓越的军事天赋,通俗的讲这是一个儒将。而且袁崇焕得到了孙承宗的悉心传授,当孙承宗回到北京时,袁崇焕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2. 筑城。严格意义上来说,城是袁崇焕和孙承宗两个人修建的,而且不是单一的一座城,而是一群,也叫关宁锦防线。
  3. 练兵。后金军队以骑兵为主,而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训练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在孙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焕从逃亡的难民和士兵中,选取精壮的,对后金苦大仇深的,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这就是关宁铁骑。

宁锦大战

1626年努尔哈赤再度进攻宁远,而且带来的是他的全部家当。而袁崇焕的家当就是修筑好的宁远城,新式的红衣大炮以及必死的决心。

袁崇焕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 他将坚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

由于宁远的城墙结构,导致了后金进攻时遭遇了多维打击,防守的明君凭借智慧与决心抵挡了一批又一批后金军队。

努尔哈赤在连番攻击无果后,只得撤军,七个月后,撒手人寰。

不仅仅是努尔哈赤,他的继任者皇太极也在关宁锦防线下吃了败仗,饮恨而归。

结语

从李成梁到孙承宗再到袁崇焕哪怕是后来的吴三桂,后金从来都没有蹦哒的太欢。

关宁防线的存在,始终是后金不可逾越的存在,正因为如此,皇太极才改变了策略,选择先收复蒙古,从长城一线攻入关内,使得明朝惶恐不已,也间接造成了袁崇焕的冤屈。

袁崇焕死后,辽东地区群龙无首,关宁防线无法形成统一阵线,给了后金可乘之机,逐步蚕食。但是直到明朝灭亡之前,后金军队始终没有突破明朝在辽东的防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8768.html

(0)
上一篇 2023-02-01 下午3:47
下一篇 2023-02-01 下午3: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