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困大渡河时,军师连出三条妙计为何仍然改变不了结局?
1862年石达开率大军进入四川,为早日攻克成都;石达开制定了取道川、康边境,抄近路抢渡大渡河的战略方针。
为策应主力抢渡大渡河,石达开派手下大将赖裕新为先锋直取大渡河,不料先锋军在中坝州一带被清军击溃。赖裕新牺牲,先锋军全军覆没。先锋军覆灭,石达开仍然坚持原先路线,率领主力大军抢渡大渡河。
但此时骆秉章已经有了防范,急调总兵萧庆高、何胜必等清军重兵部下重重埋伏,阻击石达开。就在石达开一筹莫展之际,军师曹卧虎向石达开连献了三条妙计。庆远攻坚战失败之后,曹卧虎成为了石达开的军师。对于曹卧虎的资料,历史上鲜有记载。后世学者在研究石达开兵败紫打地的原因时,都认为是曹卧虎出了馊主意。
石达开
那么,曹卧虎真的是平庸之辈,是他的馊主意最终害死了石达开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石达开兵入紫打地,到石达开全军覆没,曹卧虎连续提出了三个妙计,第一计是:兵入紫打地,抢渡大渡河,第二计是:罢兵求和,南撤突围,第三计是:背水一战。
这三个计策在当时的情况看来是最正确的方案,如果按照曹卧虎的这三个计策来实施,石达开部绝对不会在大渡河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凌迟处死。
既然曹卧虎出的都是妙计,那为何不能拯救石达开,不能避免全军覆没的悲剧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西征军先锋
一 痛失要地,贻误战机;抢渡疲软,遭遇天灾
由于先锋军赖裕新的败亡,四川总督骆秉章察觉到了石达开的战略意图,于是在去大渡河的大路两边排下了重兵,准备伏击石达开。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军师曹卧虎献出第一计,兵发紫打地,抢渡大渡河。
兵发小路紫打地抢渡大渡河有三大要点:一是小路清军兵力少,二来小路在受到伏击时队伍容易分散隐蔽不至于全军覆没,三来可以占据松林署等地筹集粮饷用作军需。而攻克小河这个据点才是战略的核心,攻占小河就可以避免大军在渡河时遭到对岸的清军袭击。
然而,石达开在进入紫打地后,并没有迅速占领小河,而是让队伍休整,筹集军粮,直到下午才下令渡河。此时大批清军已经抵达,小河已经囤积了重兵。石达开大军三次渡河都遭到对岸清军的炮击,放弃了继续抢渡,准备第二天再行渡河。没想到第二天大渡河水暴涨,石达开无法抢渡,被困大渡河畔,最终陷入死局。
如果石达开进入紫打地后迅速占领小河(那个时候的小河才有土司兵500人,团练兵500人,石达开大军2、3万人),兵在当天抢渡,就不至于贻误战机。即使在清军大部队抵达支援后,也该趁其立足未稳,全军抢渡,即使损失惨重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总有一部分队伍能够突围成功。但石达开在三次抢渡失败后就下令休整,第二天再渡河,第二天河水暴涨,彻底杜绝了生路。
二 求和不成,南撤突围不及时,兵行险道丧失了有生力量
大渡河水暴涨,一时难以消停。石达开部被困大渡河,于是军师以石达开的名义写了几封信给清军王应元,罢战求和,网开一面。王应元自然拒绝,曹卧虎见王应元不让路,又写信希望能够开通商贸。此时石达开部已经缺粮,士兵处于饥饿状态,急需补充粮食。两封信都被王应元拒绝后,曹卧虎劝石达开“由海棠大道突围南行。”(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第1555页。此时突围,虽然可能会损失惨重,但依然能够保存一部分队伍,不至于全军覆没。
然而,正在石达开犹豫之际,清军王应元等已经率兵四面包围而来,南撤之大路已经断绝。血战三天后,石达开才率领残部7000余人走险道突围,石达开率残部沿大渡河而走,两岸是悬崖峭壁,无处攀爬,前后又有清军围追堵截,手下将士死伤惨重,大量有生力量被消灭。残部到达老鸦漩时,石达开部已经无任何粮饷充饥,战马已经吃光,队伍中出现了杀人吃肉的境地。
石达开退守最后的据点利济堡时,手下仅有三、四千人了。到此时,石达开部已经无力回天了。
石达开入川题壁
三 背水一战,假诈降成了真投敌,玷污了一世英名
困守利济堡,已经是无力回天。曹卧虎建议石达开率部死战,即使全军覆没也能全忠义的清名。但此时石达开念及部下生命,宁愿一死已拯救全军。
石达开认为“(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但却希望清军能“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赦免杀戮。则达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然达舍身果得安全吾军,捐躯犹稍可仰对我主,虽斧钺之交加,死亦无伤。”(见《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161页。)曹卧虎觉得诈降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再献一计,写下一个诈降表,投到清军曾仕和部。曾仕和曾多次劝降石达开,因此诈降计策选以曾仕和为突破。
石达开被困地
当时的计策设想是,以诈降为诱饵,等部队过了河就立刻反击,占据当地筹集粮草后再迅速突围。曹卧虎写完诈降表后,便跳河自尽。为迷惑敌人,表明投降的意志,石达开与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到清军大营投降。不料,清军早已经有准备,石达开当夜就被投入大牢,与部下分别关押起来。石达开这时才意识到清军诱降是假,诈降之计已经无法实施。
据文史资料记载:“二十七日,唐友耕兵自北边来。应刚即协释达开父子及官佐护送渡河,部属二千余仍留堡地安置,并允以数日休息,给资遣还。五月一日,友耕复石达开,亦诳抚之。惟达开见所部阻渡,诈降计绌,阴自悔恨。越日,友耕竟派队送达开诣成都,旋被害。部卒二千余,则于五月五日,悉杀于大树堡。”(许亮儒:《擒石野史》。)
石达开诈降非但没能拯救部下性命(部下两千精壮被杀于大树堡),自己的一世英名也因投降受污。如若当初拼死一搏,还能全个清白名声。
石达开被俘
有此可见,军师曹卧虎的三条计策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贻误了战机,使得三条计策都没能顺利实施。石达开虽有妙计,也依然改变不了兵败身死的结局。
石达开过了大渡河又如何?终究是英雄末路,难道最终失败的结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场起义,其影响了清末后来几十年的格局。
这场起义只能用“稀里糊涂”四个字来形容,因为洪秀全起义之后,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了。
起先洪秀全是要搞什么拜上帝教,推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还要平均地权。
但是到最后他发现若是人人平等,那他算什么?岂不是他的身份就过意不去了。
于是洪秀全又搞出了不少教义,使得他的地位不被撼动,同时又利用拜上帝教来发展队伍。
到最后就是太平军烧毁寺庙,杀和尚,把异教徒视为是自己的敌人。对内则尊天父洪秀全为神!
然而到达南京之后,洪秀全觉得管理国家不像是管理一个宗教,索性他就缩在了安乐窝里。
大事小事全部交给了杨秀清,这才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开始分化,这对于这个本就松散的组织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噩梦。
石达开在这种情况之下被密诏回天京,然后参与了对东王杨秀清的诛杀,但是这却让石达开警醒了。
因为石达开发现,太平天国已经完完全全开始腐化了,尤其是洪秀全的不思进取,使得石达开失望不已。
加上后来洪秀全对石达开的怀疑,使得石达开负气出走,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和一些愿意跟随的百姓。
石达开带领的三十万人,其中至少有二十万是百姓,这些百姓愿意跟着他,其实也是被太平天国的横征暴敛给逼急了。
带着百姓上路,虽然说是石达开仁义的表现,但是这十分不明智,也使得石达开行军速度慢了下来。
石达开打算攻取四川,以图日后东山再起,但是没能急速行军,在清军没做防备的情况下攻取四川。
等到清军做好准备之后,一切都晚了,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一条没有意义的路,无论走多快,清军都能事先做好准备。
大渡河过与不过,其实对于石达开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他能做的就是想清军投降,以保全自己的部下。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的时候,一声都没有哼出来,极大的震撼了围观的百姓。可能那便是汉人的铁骨铮铮了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