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98版李雪健演的水浒,不少网友印象深刻,至今犹在开宋江的玩笑,他的屁股蹶那么高干什么,呵呵。
当英雄排完座次,聚义厅悄悄改为忠义堂,立起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他要投降了呢。历史上的读者便有人看不下去,以金圣叹为例,把120回版直砍为70回,排完座次一部大书嘎然而止,上了梁山热闹完了不忍英雄们个个遇害。而对于喜欢通读全本的读者有些受不了,像武松单臂擒方腊,宋江独邀李逵喝毒酒等一应精彩故事,就没有了,所以仍有120回水浒在流传。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流传几百年的一部大书,以忽拉拉上了梁山始,以众英雄末路而终,如伟人所指,好就好在投降。如果投降没有发生,就警醒不了后世的起义投降者,统治者对他们恨之入骨,投降者从来就不会有好下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书就是把正义撕碎了给人看。革命意志不坚定导致革命不到底,过去的那些个农民起义,不是一遍遍上演着最真实的悲情故事吗?惨遭迫害,令人嗟叹。
对比俞万春写的续书《荡寇志》,你能看到,水浒在描述投降的过程中,作为宋江铁杆的李逵,一次次掀桌子砍旗子,根本不认同其招安路线,虽然到了免不了毒酒一杯,但李逵死前仍在要大哥反了吧。因此施版水浒很耐看,而荡寇志却把好汉写得不堪一击。对比之下孰优孰劣一清二楚,要在立场反动。
鲁迅先生的看法,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水浒正是附合此一思想的。看英雄们一个个末路,看得人直流泪,对照上梁山时的荡气回肠,一正一反一扬一抑间,加深了否定投降路线的深刻性,让读者自觉意识到李逵的话是对的,降不得也哥哥,个个送命不值得,哪里来的好出路。
光宗耀祖换来的不过是腐败的北宋朝廷的御赐毒酒一杯,这样的朝廷保不得,要想有真正的好出路,就是要杀上东京夺了鸟位,以改朝换代来实现天地正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江正是全书的灵魂,没有宋江不热闹。
大家都讨厌宋江,那么宋江在水浒传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讨厌宋江的是读书人,也就是广大读者,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零八将很少讨厌宋江的,即便是真的讨厌,也不敢过分表现出来,除了晁盖以外,宋江是公认的大哥,他说的话,对与不对,大家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武松只说了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鲁智深说招安不济事,,,,,,也就没了下文,李逵虽是说招安,招安,招个鸟安,被宋江一顿骂,也不说什么了,阮小七偷换了御酒,也是反对招安的表现,但是无论怎样,也没有人跟宋江彻底决裂,走向反宋江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水浒传最早叫忠义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上应天星,替天行道,是施耐庵设计的小说的中心思想,如果有人旗帜鲜明的反对宋江,背叛宋江,忠义水浒传的故事显然就不成立了,所以,尽管,秦明,朱仝,卢俊义,徐宁等等一些人,恨宋江,恨的咬牙切齿,也不会反宋江,因为不能作弟兄相残的不义之人,宋江宣传招安,早就对他们道德绑架了,宋江这个人物,两面性极强,即使扶困济危的好汉,又是卑鄙无耻小人,他存在的意义,就是招安,毛主席说过,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投降是什么,是倒退,是妥协,是被统治阶级利用,在宋江的领导下,水泊梁山走向一条不归路。
宋江这个家伙出身小官吏,虽然有“及时雨”之说,以仗义疏财著称,但其人,却也只是一个街头的善于钻营的小街痞而已,不仅没有满腹学识,也没有善于思想,更没有思考人类社会命运与发展,包括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的理想主义思考,而只是善于在世俗间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
他因为杀人而摊上官司,也不得不选择上梁山落草为寇,而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包括使自己未来向朝廷投降时更有谈判的资本,还广罗人才,甚至不惜使用陷害的下三滥伎俩,比如:为了让玉麒麟卢俊义上山,就使用了陷害的手段,来使自己的势力更加庞大,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本身就不好人干的。
二,等他羽翼丰满了,感觉有资本跟朝廷谈判了,他就可以利用这种势力、机会,在朝廷里为自己谋到一个官职,尤其是比他之前没上山时的官职更高,还美其名曰:为弟兄们谋一条出路!
而他更搞笑的是,打出的“替天行道”的旗号,却没有干一件“替天行道”的事儿,全是想招安,给自己谋个官职。
我们不能强求他像现代人一样,尤其是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但是,他至少也应该提出一点儿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惜,他什么都没有,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学识、没胆识,甚至连最起码的一点儿血性男儿该有的样子都没有,所以,这个梁山108将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交给了他,真是所托非人!
他甚至都没有提出“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口号,当然,如果这样要求他,要求太高的话,他还是那个从来都没有思考过“人生、社会、世界、人类、命运,”等问题的街头痞子!完全就是一个傻瓜一样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