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象其实很好理解。
首先,从受众程度来说。陈奕迅的广东歌受众性还是有限,相对而言也只是在两广(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这些以粤语作为方言的地区有着较高的流行度以及影响力,其他的地区当然也有受众群体,只是的确不多,陈奕迅要开演唱会自然不会以广东作品为主,甚至也很少唱广东作品,这一方面,无法形成共鸣,带动气氛,很有可能大家会因为不会说广东话,听不懂广东歌而出现冷场的现象,这个是必然会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也只会象征性地选择部分广东歌来演唱。
其次,陈奕迅内地的走红又非因为广东歌作为起点,他早期的经典广东作品包括《K歌之王》、《幸福摩天轮》、《黑夜不再来》、《Shall We Talk》等这些作品也只是在香港及两广地区相对流行。而别说《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这些作品实际上在内地也很有知名度,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知名广东作品也都分别有国语版,且在影响力或是流行程度上不亚于广东版,最后就变成了《K歌之王》(国语版)、《十年》、《爱情转移》也掀起了流行风,从而没有能让《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这些广东作品在大部分内地地区形成主流,因而,在演唱会上,陈奕迅要选唱这些作品的国语版也不是不能理解,而若是他唱了广东版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相对手捧程度没有那么高。
至于其他并没有国语版的广东作品,陈奕迅不唱,这就纯粹是认为这些作品在内地流行度不足,影响力不够深,很容易出现冷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都不知晓广东话,如何去附和且共鸣?当然,《浮夸》是一个特例,这首作品有国语版,但是明显国语版的知名度不及广东版强,大家也更倾向于广东版的《浮夸》,所以偏偏这一首他会在内地演唱会频繁演唱,且大家的反响都很热烈。
在某个程度上来说,陈奕迅的广东话歌要比国语作品更有内涵,但是,演唱会现场是一个寻找集体回忆,寻找共鸣的地方,不是去感受内涵,欣赏现实意义的场合,歌手选歌当然就有针对,是对群体、对地区的针对,这也就不能“胡作非为”,到底是要照顾不同地区不同听众的感受。
首先,来看演唱会的未必非常的喜欢陈奕迅,有的可能是凑个热闹,或者亲戚朋友陪同一起,其次国语歌和粤语歌之间不仅仅是歌词的不同,还有部分因为歌词语调,歌曲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影响现场的氛围,毕竟在内地粤语的受众面较低。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例如听的像,十年,爱情转移,你的背包,之类的歌曲,其他的陈奕迅的粤语歌可能也比较没去了解,所以导致现场没有办法一起感同身受,毕竟陈奕迅的粤语歌,有一些类型属于伤感情歌,本来就听不太懂,会唱的人可能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情歌安静的氛围,就更加容易造成冷场,毕竟演唱会大家就是图个热闹的气氛,要是身边的人都不太会唱,你也不好意思热闹起来。
因此,演唱会上,陈奕迅如果选择国语版的歌曲大家的配合程度自然比较高,毕竟在内地发行的歌曲大多都是国语的,若是他唱了粤语版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相对受捧程度没有那么高,所以才会有导致唱完浮夸冷场的感觉。
国语歌曲固然有很多的经典,但是陈奕迅的粤语歌往往比国语歌更有味道。比如明年今日,单车,最佳损友之类的歌曲,听久了就会发现粤语歌曲的魅力所在,简练的歌词,在加上陈奕迅的声调,还是很经典耐听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