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说的是过去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什么呢?如果哥哥死了,而小叔子又没有成家的,则由小叔子来娶嫂子,还是一家人。如果妻子死了,而妻子正好有个妹妹的话,则由丈夫娶妻妹作为填房,一家人依然可以过得十分幸福。
这种婚姻的存在是以牺牲女性利益为基础的,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但是在旧社会的农村,妇女没有地位,更没有话语权。这种事情通常都是由家族内的长辈拍板决定的,这些女人只能顺从,而不能反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农村人一直坚信亲上加亲这个理念。哥哥娶了妻子,妻子来到家里,和小叔子一起生活,再加上后来有的孩子,这本来就是一家人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哥哥亡故了(突然故去在旧时农村并不少见),妻子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如果她要改嫁到外地,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麻烦问题。而这个时候,如果她能够和小叔子结婚的话,就会避免这些涉及到财产、孩子抚养等方面的麻烦。于是,家族族长拍板,一个女人的第二次婚姻就这样被决定了。
同样道理,丈夫娶小姨子也是这样考虑,如果是普通人家,可能只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是大户人家,这里面就有一个保护家族财产的问题了,这是一种手段,因为即便是旧时农村,也是有法律的。
离婚女人真的如果打起财产官司来,不仅家族成员脸上无光,更有可能失去部分财产。这对一些大户人家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损失一点倒没有什么,丢不起这个人。所以想来想去,婚姻问题最好就是在内部解决,又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女人,何苦到外面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还有一种情况不涉及到财产,那就是小叔子或小姨子年纪不小了,但是出于身体或者经济各方面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有成家,家里人着急得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天赐良机,一桩美事摆在了面前,怎么能轻易错过了?亲上加亲,既解决了家里人婚姻的问题,又没有让家族蒙羞,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至于两人合不合适,结婚以后幸不幸福,就没有人再管了。在农村人看来,所谓的感情都是扯蛋,只要是个男人和女人就能够生活在一起,老辈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小辈人难道不行吗?
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因为现在讲究婚姻自由,恋爱自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因为现在讲究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不存在谁来决定谁的婚姻的问题。男人死了妻子,女人死了丈夫,他们都可以再找,找谁是他们的自主权力,外人不得干涉。
如果小叔子或者小姨子愿意的话,也可以和他们结婚,但是前提条件一定是要自主自愿,不能强迫。如今女性地位大大提高了,她们不用再看谁的脸色行事了,涉及婚姻大事,更是由自己说了算。可以说,“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看“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这句农村老话觉得非常可笑,因为与当今的价值主流和道德标准有很大的出入,但它在过去是俗称约定,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
盘古开天后,传说遭受洪水之劫,伏羲与女蜗是躲在葫芦里才活命的,虽是兄妹但还是结合一起,从而繁衍了华夏民族。这是群婚制度的开始,后来,人们喜欢亲上加亲,叔嫂成亲,姐妹同嫁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历史上,平常百姓不用说,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天子也是不避群婚。比如清朝的皇太极就娶了海兰珠和大玉儿两姐妹,而康熙大帝有后宫妻妾55名,其中就有四个是骨肉亲姐妹。最离谱的是汉朝成皇帝,贪图赵飞燕的美色,又把小姨子赵合德纳入宫里,结果夜夜销魂,最后竟惨死在美人的怀里。之所以讲这些,说明“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是封建群婚制度的遗俗,带有时代的烙印。
应该说,在宋代之前,群婚制度是非常流行的,但宋朝开始,出了个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他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群婚现象减弱,但有不好的现象就是禁锢了妇女自由。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这类女人的生活是很难的。所以,兄死叔就嫂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在过去是有百利而无害处的,想想吧,嫂嫂得以正常生活,孩子和财产保持现状,在农村来说,也是圆满的事情。
而姐死妹填房除了过去的群婚习俗外,在社会中不被忌讳,甚至在当下社会,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代讲究伦理道德的,特别是对于家庭关系来说,比如夫妻 叔嫂和岳丈都是有专门的称呼来约定的,唯独姐夫和小姨子没有一个专用的名称。想想也是,不同于叔嫂关系中的嫂子是上族谱的家人,小姨子和你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宗亲关系的,甚至随着姐姐的逝去,两人的关系可能归于陌路,所以姐死妹填房是没有任何的道德限制的。现在也如此,我们身边有举不胜数的例子。
这句农村老话实质反应的是婚姻的不严肃,不自由,特别在过去,风俗父母命,一夫多妻都是极其不健康的。而如今,凡事讲究一夫一妻,讲究婚姻自主,爱情自主,你想嫁我想娶,真心实意就行,与这些老话没什么关系,与封建世俗也没啥关系了。
朋友们,您们认同这种说法吗?
用严谨的态度书写文字,用非凡的视角展现农村,我是流水无声,欢迎点赞和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