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辅佐刘备而不是曹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治立场,二是个人品性。
曹操是第一流的才能,但太霸气了。自从196年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之后,飞扬跋扈,对不听话的大臣也想杀就杀,想免就免。到200年汉献帝密下“衣带诏”,叫董承除掉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被杀,曹操还把董贵妃杀了,汉献帝苦苦求情都没用。这样,曹操和汉献帝的矛盾到了尖锐而无可调和的地步。
今天的小朋友大概觉得这叫个性,觉得曹操立下那么大功劳,专横一下怎么啦?杀个人怎么啦?但至少站在当时的道统看,这就是欺君罔上。诸葛亮目睹了秩序破坏下的民生惨剧,他的志向是要恢复这个秩序。曹操这种“颠覆式的重建”,他是无法接受的。
同时曹操太过残忍,诗里面“念之断人肠”悲天悯人,实际上屠城杀降眼都不眨。最出名的自然是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的暴行。今天的人坐在键盘前,自然可以帮曹操做辩解,比如愤怒冲昏头脑,比如威慑手段有助于统一什么的。但对当时被杀的那些老百姓,以及没北伐而胆战心惊的其他老百姓,还有诸葛亮本人,这些说法是没法化解他们的哀怨、愤怒和恐惧的。诸葛亮就是徐州琅琊人,故乡也曾被曹军蹂躏,这种伤痛也让他难以接受曹操。
所以,在诸葛亮规划中,曹操是需要击败的终极恶魔,他的存在和强势是对天下秩序的破坏而非修复。至于有人说诸葛亮嫌曹操手下人才已经很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投刘备才有助于个人权位。这个顶多算次要原因。正如史家评论,曹操手下人才虽多,诸葛亮去了那边至少也能和陈群、司马懿并驾齐驱。
而刘备,相比曹操,他才能略逊,却更有亲和力,待下宽厚,不杀戮百姓,在士人中间也有更“仁义”的名声。在201年左右,刘备被曹操打败,南下投奔刘表。流落到荆州的各地士人,还有一些刘表的手下,被刘备的个人魅力所征服,都纷纷投奔到刘备那里,或者与他暗中有了往来。
胸怀大志的诸葛亮,一定不会对刘备毫无所知。说不定在他心中,早已圈住了刘备作为自己的未来的君主第一候选人。
只不过,出于名士的矜持,诸葛亮并没有急匆匆去面见刘备表忠心。世人口口相传的刘皇叔,到底是不是传言中那么好?诸葛亮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会轻易上任何一个人的船。
该来的终究会来。刘备被司马徽和徐庶劝说,前去拜访卧龙。去了三次,才见着面。
47岁的“大汉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新野城主”,前往面见27岁的乡下书生,居然一次二次没见着,还能继续前往,展现了是过人的胸襟与气魄。诸葛亮正是从这三顾中看出了刘备的诚意和坚韧。与传言相结合,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刘备是我真正值得辅佐的主人。
于是,风云际会,鞠躬尽瘁。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话题共享)
回答,我觉得应从刘备和曹操这个人身上入手:
首先,刘备在当时的名声还算不错,尽显仁义之风,为世人皆知。当时的他,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良将,却无一流的谋士。从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看,他是有一定的政治理想的,出山是迟早的事。鉴于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诸葛亮决定辅佐他,一来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来在刘备集团中也会有较高的地位。
关于曹操,世人皆知曹操阴险多疑,这一点估计被诸葛亮所忌讳。二来,曹操手下谋士极多,诸葛亮的投奔,顶多算是谋士之一,难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再者,当时诸葛亮还年轻,估计要让曹操对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言听计从估计很难。
总的来说,诸葛亮若出山,必定是要来下一盘“大棋”,而不会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谋士。在这一点上,刘备更加契合他的择主标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