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的几位前辈的关系怎么样(相声界老前辈有哪些)

闲来无事稍微写一点,也算捋一捋相声圈子里的一些恩怨。太久远的就不写了,毕竟斯人已远,大家感兴趣的不多。

1、侯宝林与马三立、马志明

首先侯宝林与马三立的关系一直都挺好!侯宝林身世不明,传闻侯宝林是天津人,后被亲舅舅带去北京卖给候姓人家。解放后,侯宝林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去天津探访,试图寻回自己的血亲。这段时期侯宝林到了天津基本上都去马三立家,这跟以前的相声江湖规矩有关系(相声行的人行走江湖一般都会投靠当地的相声同行以解决食宿)再加上马三立比侯宝林大一辈,两人在一起有很多艺术上的探讨和交流。“侯宝林来天津,都是我去公交车站接了他,然后他跟我爸聊相声,我去买肉剁馅家里包饺子”(马志明访谈)

马志明与侯宝林的关系谈不上多好也谈不上多坏,毕竟两人年纪相差甚远,侯宝林去马家主要是奔着马三立去的,对于马志明这个小弟弟也就是保持着正常的交往。至于侯宝林带拉师弟收了马志明,那也是冲着马三立的情分做顺水人情把这事给办了。毕竟马志明从小家里熏着,相声上的能耐也不差,带拉师弟也不丢侯宝林的脸。

2、杨少华与马家

其实杨少华一辈子都没怎么顺风顺水过,因此也逼得他的性格成了唯唯诺诺、焉头焉脑的模样。为了要养家糊口,谁也不能得罪谁也不敢得罪。杨少华小时候跟着郭荣启专做一些脏活累活,顺便学点“活儿”。由于性格和天赋的原因,杨少华并不怎么招郭荣启的待见,只是在某些不得已的场合中口头承认过师徒关系,这也让杨少华的师承一直被圈内人诟病。马三立由于祖上的关系在当年的相声圈子里(尤其是天津卫)根深叶茂(毕竟叔伯、兄弟基本上都干这一行),所以解放前后杨少华与马三立走得很近过(杨少华算是攀高枝儿),由于有郭荣启的口盟在前,所以最终杨少华只能是认了马三立做干爹而不是拜马三立为师。

马志明与杨少华曾经有过一段搭档的时光,没出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作品。后来两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拆了(谈不上裂穴)但是从很多访谈节目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好(给对方点烟故意烧头发这样的玩笑都能开出来,或许私底下互相较劲更能形容他们的关系)所以,后来传出马志明拒绝收杨议为徒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要是收了你,那不是连你爸一块都承认了”,这句话从马志明嘴里说出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3、常家

常家其实跟马家情况差不多,在相声圈子里根深叶茂,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马家有过之而无不足。“小蘑菇”常宝堃可惜英年早逝,随团赴朝鲜慰问演出时牺牲在了战场上。常宝丰家中行九俗称“常九爷”,由于与其他兄弟是同父异母的关系,倒是不太掺合一些名利场的纷扰。郭德纲九岁时由常宝丰开蒙,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都很平淡,几乎毫无往来。常宝华一言难尽的常家子弟,艺术上中规中矩,属于无功无过的相声演员。生性油滑喜欢充大辈儿,晚年间更是趋炎附势、两面三刀。

暂时就写这么多,至于郭德纲、姜昆这些wifi级别的红人就先不写了,留待以后有机会慢慢谈。题外话:写郭、姜也不对,他们的辈儿还够不着题目中的“前辈”

相声艺人本身没有恩怨,各说各的相声,各挣各的”生活费”。谁的相声技艺高,只有老百姓说了算。解放后,出现国家艺术团体,相声艺人才进入国家剧团。响应国家政策,净化了相声,使相声登上大雅之堂。文革期间,受极左的影响,相声发展受到限制,使相声艺术出现低潮,但相声艺人和各行各业的艺人一样,在夹缝中生存,出现了歌颂型相声,也不乏《友谊颂》这样的好相声。文革结束,各种文艺作品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相声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歌颂与讽刺并举,加上宣传媒体的不断创新,相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艺术的发展,能够长盛衰的重要因素就是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非常高,不是为了商业利益、靠抄作赚钱而发展的。老一辈相声艺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不比高低,让观众评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0761.html

(0)
上一篇 2023-02-12 下午2:01
下一篇 2023-02-12 下午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