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交替的数十年堪称超级大乱世,与局势混乱不堪、百姓生死流离相伴出现的,是一大批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这些人中,曾剿灭梁山好汉、浴血抵抗金兵的名将张叔夜,无疑是典型代表。
张叔夜,字嵇仲,开封人,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是真宗、仁宗两朝名相张耆(官至枢密使、侍中)。张叔夜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成年后以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在任期间夺取宋、西夏之间的军事要地天都,并奏请朝廷在此设置西安州(故治在今宁夏海原县西20公里),从而有力地遏制住羌人的侵犯,其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防守西夏有功,并得到河北转运使蒋之奇等人的提携,张叔夜此后官运亨通,在地方和朝廷历任要职,曾官至礼部侍郎。在此期间,张叔夜曾出使过辽国,并在宴射中拔得头筹,令辽国君臣震惊佩服。然而,由于张叔夜生性耿直,不肯阿附权贵,由此遭到权相蔡京的嫉恨、排挤,在朝为官仅数年,便被外贬为海州知州。而正是海州,张叔夜取得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即剿灭宋江义军。
宣和元年(1119年),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渔民因不堪忍受官府的盘剥,遂公推豪强宋江为首领,公然打出反抗朝廷的旗帜。由于宋朝承平日久,官军久不习战,所以义军人数虽不多,但每到一地却能将守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河南、山东一带的宋军望风披靡。史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引文见《宋史·张叔夜传》),可见其战斗力是何其强劲。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他先在海滨抢到10余艘大船,装满所有的劫掠物,并派专人防守,一旦战事不利便可扬帆出海、另谋出路。张叔夜派人探知义军的行动意图后,一方面贴出榜文,悬重赏捉拿宋江等人,一面募敢死队千余人,在海滨附近设伏。准备停当后,张叔夜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
宋江果然中计,率领主力军离船上岸作战,结果没多久停泊在海滨的船只便被伏兵烧毁,后路也被断绝,义军见状难免为之气夺。张叔夜见海滨火起,知道伏兵已经得手,遂指挥官军会同敢死队攻击义军,宋江等人虽然浴血奋战,但终究难以冲破重重包围。经过一番恶战后,义军死伤惨重,副帅也被擒获,宋江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张叔夜投降。至此,轰轰烈烈的宋江起义以失败告终。
(宋江)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引文同上。
张叔夜因剿灭宋江义军有功,被宋徽宗晋升为济南府知府,加任徽猷阁直学士,在任期间因斩杀数千盗匪有功,数年后又升任龙图阁直学士、青州府知府。靖康元年(1126年),张叔夜改任邓州知州,不久便发生金兵大举南侵事件。张叔夜得知京师有难,遂率军3万人勤王,在汴梁城下与金兵鏖战4天,斩杀金军悍将金环、贵将二人,使敌军为之气夺。
金兵虽然数败于张叔夜,但主力尚存,因此汴梁的危险并未解除,有鉴于此,张叔夜建议宋钦宗暂时前往襄阳避难,后者虽然表示同意,但最终却因误信佞臣李邦彦等人而没有付诸行动,遂导致败局无法挽回。同年闰十一月,金兵攻占汴梁,将城内公私积蓄劫掠一空,稍后又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赵氏皇族、妃嫔、公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往金国,史称“靖康之变”。
在被押往北上的朝臣当中,张叔夜亦在其中,并因强烈反对金国另立异姓为帝而遭虐待。为表示抗议,张叔夜在途中开始绝食,并且整日不发一言。当队伍行至宋金两国的界河-白沟时,张叔夜悲愤异常、仰天大呼,并在当晚自缢身亡,终年63岁。一代名将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此时,宋高宗赵构已经即位,在得知张叔夜的死讯后,下诏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文。
张叔夜是被公认为宋朝末期著名将领、在宋江势大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讨伐的时候,只有他敢以临时招募的一支千人军队设伏诱敌,将宋江的海船烧毁,伏兵齐上擒获了副将,迫使宋江投降!但是他的主要功绩不是这个!具体有三点;1,西北戍边建工,张叔夜早年当兰州录事参军时曾攻取天都,并建戍城“西安州”,从此兰州再没有羌人之患!
2:出史辽国. 张叔夜曾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让辽人惊诧不已,归国后,张叔夜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呈宋徽宗。
3:靖康勤王. 靖康元年,金人南下,张叔夜再上章请求拨给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金兵归路,但得不到任何批示。金兵逼近京城,张叔夜与两儿子率三万军队击败金人游兵到达开封守城,一连四天张叔夜都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开封战情危急,钦宗令各州郡长官率兵勤王,但始终没有军队来勤王,开封城陷后,张叔夜受伤,但父子仍竭力作战。
为保全百姓,钦宗驾车出郊准备向金人投降,张叔夜叩马哭谏,钦宗回首对他说:“嵇仲努力!”
徽钦二帝被掳往北地,张叔夜随从而去,途中绝食明志,过国界时仰天大呼而死,卒年六十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