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和书法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影响互相有帮助的关系。
要解答,还是应该先追根溯源,看一看中国画,书法的定义和起源。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以汉字为依托,已毛笔为工具,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中国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和书法的起源,都是历史久远,如果细说起来,不是几句话就说清楚,但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苍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
综上所述,国画和书法都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都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水墨,都深受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好的书法作品要如诗如画,好的国画作品必然也包含诗书画印,所以学习这两种艺术形式,必定会互有帮助,无论技术上还是创作理念上,包括最终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说道互相影响,有这样两个例子可以证明。
大家都知道宋徽宗的瘦金体,虽不是其首创,但也是其在工笔画的影响下,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其独特的理解,甚至都有人说,宋徽宗的瘦金体就是一种工具书体,就是其为了与工笔画更好的契合而特别喜爱,具体是真是假不做品论,只是至少说明书画的相互影响。
另一个更能说明书画相互影响的就比较明确,中国大写意画风开创者徐渭将草书的笔法,意趣,气派融入到写意画中,观其画用笔似草书飞动,布局也似草书章法,书意多于画意,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徐渭说,没有草书,可能就不会有写意的花鸟,中国画是书法的延伸 ,在作品中也明确体现,历代画家、理论家对其评论也证实了这一点。
而我们在日常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书法的练习国画的创作,对于相互的提高也有更大的帮助,自己平时喜欢练练瘦金体,对于工笔画创作的帮助也是深有体会,另外我们看一些书法和国画都比较有成就的大家,其书法和国画的风格也是相互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想说的,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书画教授的教诲,书画同源并不代表书法好就可以画好国画,反之亦然,国画毕竟还是有形等的要求,尤其工笔画的人物,有的国画高手,书法也的确降低了其画的品味,所以今天的解答也深得老师的启发,书画的关系肯定是互相影响,但也只是一种帮助作用,并不能作为两者俱佳的因果,如若都想达到一定的水平,两者还是都要分别更加努力。
书法和国画都是中国的国粹。书法是国画的基础。古人说书画同源,就是指,都是用毛笔,用水,用墨,用宣纸,来完成书法和国画作品的创作。
以上是讲”同”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从大的方面讲,学习书法,主要是用线条这把刀子,切割空白的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是线条。而国画的表现形式是点、线、面。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书法和国画,都有一个我线的问题。这是一千多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国学”传统——书画同源!通俗地讲,书法是国画的基础。在这里同时也印证了,没有过硬的书法基础,要画出传世国画之作是不可能的。看看数百年来的国画大家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等等无一不是书法的高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