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七十年夜饭就是一碗猪肉大葱萝卜馅的饺子,外加一勺大烩菜就好了,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养猪养鸡,反季节蔬菜也出现了,年夜饭的菜品丰富了起来,凉拌猪头肉,凉拌猪耳朵,凉拌猪肝,凉拌莲藕,凉拌变蛋,凉拌牛肉,凉拌菠菜,凉拌海带丝,油炸带鱼,油炸花生米,热菜肥肠炒辣椒,红烧鱼,红烧肉之类的,经典名菜大烩菜必须要来一盘,大人喝点酒,小孩子可以喝点饮料,吃好喝好了煮点饺子就行了,饭后就是放鞭炮,嗑瓜子吃糖果水果之类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现在过年是不买那么多货了,也不会搞那么多菜了,年夜饭随着地方的不同也入乡随俗,拌个黄瓜,拌个熟肉,弄个变蛋,弄盘花生米凉菜就结束了,热菜会蒸个螃蟹,清蒸鲈鱼,油焖大虾,炒个青菜,煮盘饺子,压轴大菜依旧是那份年年忘不了大烩菜,这些就行了,少而精,每个菜就做一点点,争取吃完光盘行动不剩菜,这就是我家年夜饭菜品的变化!
我的老家在东北,在东北人的眼里,年夜饭必须要有几个“硬菜”!
第一个一定是酱炖的鱼,代表年年有余,生活富足,图一个好寓意!
第二个一般都是猪蹄啊!鸡爪啊!红烧,熏酱都可以,表示吃下“挠钱”的手,明年好能多赚钱,也是图一个好彩头!
第三个肯定是杀猪菜了,年夜饭的时候也真是每年杀猪宰羊的日子,一扇猪肉加上酸菜、血肠、大骨头烩在一起,大锅烩一下午,晚上吃的时候蘸上蒜酱,香的流口水!
第四个肯定是炖个鸡鸭鹅了,养了一年的牲畜,年前宰杀清理干净,到了过年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加上土豆、豆角干、蘑菇干和粉条,最有名的一道菜,小鸡顿蘑菇!
第五个肯定是家常凉菜了,虽然东北人爱吃肉,但是都是大鱼大肉,谁也受不了,也会腻,又因为东北人有吃生菜的习惯,所以家常凉菜再适合不过了,干豆腐、黄瓜、大白菜、粉丝、胡萝卜丝还有东北大拉皮,加上各种佐料一拌,解腻又爽口!
当然还有很多菜,比如炖排骨啊!切的红肠熏酱啊!蒸点海鲜啊!炒点下水啊!等等,还有一些下酒菜,一般都准备个八个菜或者更多的双数菜,图个吉利!
当然最不可少的就是水饺了,东北人最爱吃饺子了,家家都会包,都有自己的味道,酸菜馅的、韭菜馅的、三鲜的、猪肉的、牛肉的,太多了,晚上十二点那一顿,就煮个热气腾腾的饺子,每人吃几个,看看联欢晚会,这个年算是过了!
我爸爸是山西吕梁临县人,妈妈是陕西榆林清涧人。
四十年前,我妈第一次在山西过年,除夕晚上,先上来一大盆(注意是盆)莜面条土豆丝豆芽粉条为主的凉拌菜,我妈吃了一点,等后面的大菜,结果半小时后端上桌来的是羊肉胡萝卜饺子,我妈问我爸,“就这?怎么没有酥肉丸子排骨?”我爸解答就这,还是因为你是新媳妇,饺子不是猪肉馅换成羊肉馅了。吕梁一直就是贫困山区,最近才因为共产党精准扶贫的政策脱贫,过年也就是这个凉菜和饺子。
过完年,爸爸妈妈回娘家,外婆家准备的基本和年夜饭一样的规格。四凉(黄瓜猪头肉,腐竹芹菜花生,牛蹄筋,煎饼(这个煎饼是本地特色小吃,条友们可以去尝尝))八热(溜肥肠,蒜苔炒肉,猪肉翘板粉,毛血旺,烧茄子,蒜苗炒鸡蛋,红烧鲤鱼,铜火锅)六个扣碗(酥肉,丸子,富贵金钱卷,酥鸡,酥兔,排骨),还有稠酒(榆林延安一带喝的米酒),主食也很多,有油馍馍,黄馍馍,甑糕,麻汤饭,饺子,油糕等等。我爸跟我妈说“以后过年咱们就回清涧吧!”[尬笑][尬笑][尬笑]
现在物产丰富了,快递也方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年夜饭也趋于多元化,已经不是只有凉菜+饺子的格式,也不是传统的四凉八热六个扣碗了,桌上多了鱼虾等各种海鲜甚至进口的,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家里人口多不方便的,会外面饭店订年夜饭,虽然吃的花哨,但是总感觉少了年味,少了盼望和亲情。又因为禁烟花,过年更加不像过年了,哎!怀念那些过去的旧时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