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育过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父母。
当下的许多教育方式的印证是反过来的:
-
因为这个孩子成绩差,行为怪异,所以他的父母是不合格地父母;
-
因为这个孩子成绩好,行为良好,所以他的父母是非常棒地父母;
在这一印证方式之下,许多人会向“榜样”学习,这家的孩子之所以优秀是父母送她去无数补习班…然后就把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家孩子的情况给忽略不计,盲从。
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父母课堂”,我们急需一个榜样,一个标准,但又苦寻无果。
那么我们是如何无意识地学习成为一个父母的?
首先,是我们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会被一定程度上重复到我们教育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的父母倾向“大力出奇迹”的暴力教育,那么我们可能也会随之而行;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传承;
其次,是我们的环境、经历;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经历同样如此;
在环境和经历的变化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遗憾或者是光荣,我们会潜意识地希望孩子规避这些遗憾、取得同样的光荣。
最后,则是我们的伴侣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教育同样是父母二人同行,当然在上更为重要的是指父母之间的教育观念的冲突。
例如某个三观正的妻管严,本来自己有一定的育儿观,但是妻子/丈夫是那种极其喜欢用物质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三观形成者,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以成绩唯第一价值衡量标准,但是夫妻关系中的弱势方明知不对却不敢反驳、无从反驳。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学习
如上所述,在成为父母这一条路上,我们可以操控地外界变量几乎为零,而我们最高效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进行有意识地学习。
(当你考试失利,提高自己的实力比改变出题官的出题难度要简单地多)
对于应该如何学习成为一个合格地家长,我想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实际上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地过程中。
所以我推荐几本书,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
1. 《挑战:孩子》–如何了解一个孩子的怪异行为
2. 《为何家会伤人》–家庭是如何伤到孩子的
基本上这两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两本,前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后者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亲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