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写诗类话题】
。首先对于作诗的人来说,古代之后为近代,如清晚期的格律诗等,与古体诗多有差异;其次,近代之后为现代,这之中较典型的是鲁迅及其散文诗和古体诗;再后,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一般称为当代,代表诗人及作品可上溯至现代诗人。
近代到现代的诗人,即,恰逢古体诗、格律诗向白话诗、自由诗转型,这一阶段的诗人,正所谓清末民初的现代诗人。在新文化运动以至于白话文运动中,对促进汉语拉丁化、推动世界语在中国普及等方面,都有诗为证;其共同特点是,大多集诗人和翻译家于一身的人。
鲁迅诗并书《悼丁君》
现代写诗的人,大致上分三类:其一,坚持写古体诗、格律诗,很少写甚至于从不写白话诗、自由诗;其二,双语创作,保持写古体诗、格律诗的同时,也写白话文小说和散文诗;其三,教授外国语,讲拉伯雷《巨人传》,诗经和唐诗,却只写和译自由体诗。
艾青在《朴素的诗》序中说:“李又然是以信念为教训,他的诗闪着智慧的光。他是企图以诗启示自己和温暖自己的。”黎辛说:“李又然的散文与散文诗,文字精炼优美,散文也是诗,有时他为改动稿中的一两个字,常常从文抗到解放日报来回十五里路,他就是那么认真。”
鲁藜诗并书《泥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家严着急让我帮他搜集诗文、编辑著译。1977年3月7日写信说:“爸在东北发表过几首诗,你找找看。是很难找的,因为诗的题目,哪年哪月发表在什么报刊上,爸都忘了。只记得大概四五首,有一首叫《抬》,曾经被选在一本中学语文课本中。”
至1981年1月4日:“《李又然的散文》已经编好,只等丁玲和陈企霞的序一拿来,就可以送出去了。”“《李又然的诗稿》等艾青回来后请他写序,也编好了。”于是,我将冠名《女人之子》的李又然著译的诗与译诗集——诗人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诗与译诗,终于都有些许捕获。
李又然:《我的诗——致读者》
一向只写散文。最初发表的却是一首诗。以后也写过一些,但总共只十来首,而时间竟长达二三十年之久。所以单从写的诗数量之少来说,我也不是诗人。质量是首要的,但数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离开数量就没有质量。一支军队,要靠许多勇敢的士兵组成;即使一个士兵无比的勇敢,倘若只他一个也无法成为一支军队。
一向最爱的却是诗,认为诗是文学的精华,诗是文学的王冠。读得最多的也是诗。那么多年来为什么不努力成为诗人,而只是安于做散文家呢——倘若真能算是散文家?正因为最爱是诗,不敢随便地去写它,对诗的要求特别严,唯恐亵渎诗的圣洁。写诗就要写出最上品的诗来,否则宁可不写,只读别人写的。
读别人的诗,经常发觉诗里有散文,倒不如自己的散文里好像有点诗——恕我眼高于顶,狂妄地自夸了!诗里有散文,这诗就不是纯粹的,有了杂质,是掺和了水的酒,会连好的散文的价值都会丢弃。我们要么喝酒,要么喝水,不喝掺水的酒——那到底算是酒呢还是水?散文里有点诗,却是好的散文,至少是有警句的散文。连科学论文、政治报告都应该有警句的。一句警句都没有,诗也好,散文也好,都是下品。
也主张诗要有格律,每行字数相等,每节句子整齐又押韵。但押韵必须得自然,做到不像押出来,而是天然就这样的。每节句子整齐、每行字数相等,也必须是自然的,不像有意造成的。——可是,字数和句子参差不齐 ,这在形式上也是一种美观,也是好诗,就算是散文分行吧,又有什么不可以,只要真有诗的意境,和诗的内在的韵律。
什么是诗的内在的韵律呢?一定早有正确而清楚的解释,但我说不出来,只感到确实有这东西。我们读最好的诗,感到有这东西,独独硬凑出来的所谓诗,却没有这东西。至于韵律也不一定非要押,也不一定非要押在脚上不可,所谓韵脚或脚韵,同一句诗句里也可以押——这样说来诗不就散文化了吗?或者只是诗的一种,所谓散文诗了吗?
诗的发展趋势好像就是散文化的,这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上升。在酒里,只要不是为了骗人而掺和水,又适当而必要地掺和一点水,这酒还是好酒,甚至是更好的酒。绍兴黄酒和啤酒都不宜掺和水,葡萄酒却是可以甚至应该掺和水的——掺水非但不容易醉,而且更好喝。假如掺水是一个缺点,那么这缺点反而是俊俏的容貌上的一个优点,更陪衬出这容貌的美来。虎牙破坏牙齿的整齐,不整齐的牙齿不好看,但有时候,长虎牙的人比长整齐的牙齿的人更好看,有种特殊的妩媚。
长达二三十年之久的时间里,总共只写过十来首诗,其中有一首是长诗,是在行军路上听说有一位警佐,不愿再为日寇做事,杀死日方上司,起义了,自己也壮烈牺牲,很感动,访问了他的遗属,在哈尔滨附近宾县停下来的时候写的。挂号信寄往哈尔滨。那时东北还很混乱,挂号信也不知下落。我没有留底稿,又因为长,背不出来,永远不见了。像一个婴儿夭折那样可惜。另外的虽然都是短的,也由于没有留底稿,没有剪报,时间又太久了,只记得其中几首的题目,也都不见了。有被转载的,有被选入语文课本。很希望作为附录印出来,却不可能了。
世界文学史上,好些散文家年轻的时候都是诗人,后来才写散文的。我相反,七十岁了,才写起诗来。这是缓步走,都会吃力的。八十岁高龄学踢足球,球还没有踢出去人先倒了,只能跌断骨头的,自讨苦吃。
那十来首诗不见了,自己很可惜,原因在于那是适宜写诗的年龄写的,可能真有几句诗,没有别的原因。
为什么将不再有激情、不再有热情,这么老了才把写得所谓的诗拿出来了呢?也只因为是认真地写的,也没有别的原因。
要是真的只是散文分行,那就请不要分行,连起来读吧。
1977年 北京
l不管现代诗也好,古体诗也好,只要拿起笔写的人统称都叫诗人。在网上看了不少诗人在争论,张三说李四的诗不是诗,不配诗人称号,李四说王五,王五又说张三,争论不休,也见一部份诗人,‘默默耕耘,潜心钻研,赞评极多,从不发表高论。我想这部份才是进入最高境界的诗人,像我这种整天打油不断的人,自认为也可称诗人,为什么呢,?举个例。从村到中央当书记的领导见面都称书记,只是有个级别高低之分吧了,假设你见了位姓张的村书记,不可能叫张村委书记吧,若在镇不可叫张镇书记吧,在市省,也不可叫张区委书记张市委书记,等,只有叫张书记,与理相同,,写诗之人不管写得好坏都叫诗人,行医之人不管医术如何都叫大夫。教书之人叫老师,农业户口不管种不种地叫农民。等同一道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