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中日本很少有重伤员呢

也许吧,不过这个很难比较。在《太行山上》就有真实的描述:一个日本兵被八路军俘虏,后来又回到了日军,因为说出了想回家的心里话,又做过俘虏,所以日军长官让他自己跳到火坑里活活烧死了。这不是丑化日军,而是真实的历史,尤其是在对待重伤员上。

原因一,早期日军士兵的训练水准还是相当高的,受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影响也最深,深信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是对天皇的最大尽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这时期日本军兵的真实写照,很多人宁愿战斗到死也不愿意因伤病受到照顾,那会被认为是一种懦弱,那是对他的不尊敬,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原因二、初期日本基本处于攻势作战,各个战场均处于胜利层面,因此能够比较有精力和时间,比较从容的对伤兵进行处理,特别是重伤员能得到及时救助并送后方修养。另外这个时期的日军战斗力强悍,官兵军事素养高,相比较对手就非常弱势了,本身出现重伤的机会和人员也少的多。

原因三,战争后期,日本全线压力紧张,物资供应不足,兵力紧张,越来越多的出现吃败仗的时候。物资人员紧张造成一部分日军伤员没有能力得到救治,特别是打败仗的时候,更是难以对重伤员进行照顾。加之与日作战军队无不对日军的残暴恨之入骨,下手狠不留活口。对于受伤严重、无法走动的士兵,常常是将他们抛弃在战场上,任其自生自灭;或者开枪结束他们的生命,延续天皇的荣耀;还有的是逼迫伤员自杀,让他们剖腹自尽,给伤员直接打空气针,导致猝死等。

日军在二战中重伤员并不少。日军在二战中实行三级医疗体系。师团一级有野战医院。联队一级有包扎所和卫生队。大队一级有专职医护兵。大队以下没有专职人员。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死亡数大大小于我军的原因是,日军具备初级的医疗后送体系,轻重伤员都能得到有效医治,加之大部分战斗后,日军都能有效控制战场,所以重伤员问题在中国战场不突出。而二战太平洋及东南亚战斗中,日军往往处于被围困状态中,特别是守岛部队。由于不可能撤退。再加上《军人敕谕》和《战阵训》对日军基层士兵的洗脑。日军往往战斗到死,重伤员发给手榴弹自爆或由军医处理。所以基本没有重伤员能活下来。

综上所述,日军有大量重伤员。而不是没看。只是在日军高层指挥官那里,从没把这当成个问题。他们看来:士兵是消耗品,还不如步枪值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4845.html

(0)
上一篇 2023-03-07 下午4:49
下一篇 2023-03-07 下午4: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