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相声界的矛盾有哪些,人们对相声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相声百年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四次重大困难时期,分别是:清朝光绪末年北京相声艺人被驱逐出北京;新中国成立侯宝林改革相声;文革中相声艺人悉数被打倒;上个世纪90年代末相声的没落。但是说到这四个困难时期相声差点消亡,轩主觉得言过其实。

相声界有一种说法是“相声发源于北京,成长于天津”,其实说的就是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北京相声艺人因为得罪了权贵,被驱逐出北京城的事情。相声本身以针砭时弊为特点,比如最早的传统段子《打白朗》,就是描述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把清政府打的落花流水的故事。可以想象,这样的“艺术”肯定会成为清政府的眼中钉,被驱逐只是早晚的事情。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大清肃亲王出巡,要求作艺的都要停止表演,而相声艺人魏昆志正演到精彩处,不愿停下,惹怒了这位王爷。最后相声落了个“驱此莠民”的下场,大批相声艺人被驱逐出北京。 幸亏北京相声入主天津,没有水土不服。 位于九河下梢的天津卫,物流人流量都非常大,小工、市民,三教九流各门各派齐聚,这是这些底层百姓孕育了这里的市井文化,也为相声提供了坚强的群众基础。

到了新中国成立时期,做为旧社会撂地杂耍的相声,作品充斥着低俗、庸俗、下流的内容,相声这门手艺,要想在百花齐放的新时代背景下生存,改革势在必行。1950年初,由侯宝林先生、老舍先生、孙玉奎先生牵头,在北京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当时,相声改革小组积极团结广大的相声演员,树起相声改革的大旗,大胆抛弃了旧社会相声作品中的糟粕,拟出改革的方案、步骤,一面改进,一面实习,组织了相声大会的演出。并且成立识字班,消灭了相声界的文盲,使从旧社会过来的相声演员,逐渐提高了文化和政治水平。那一时期的相声创作也很兴旺,配合形势创作出大量的新段子新作品,推动了相声事业的发展。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相声艺术蓬勃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到来了。很不幸,几乎所有的相声老艺术家全部被打成右派,拥有百年历史的相声艺术迎来了最困难的时期。这时候幸亏是马季先生挺身而出,为了顺应那个特殊的年代,创作了大量如同京剧样板戏一样的歌颂型相声作品。虽然这些作品过于脸谱化、程式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相声作品也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也为日后粉碎四人帮,相声艺术重新焕发光彩,保留了希望的火种。

文革结束之后,相声艺术在70年代末,整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迎来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老艺术家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一大批青年相声演员迅速成长,加上电视的普及,让相声艺术真正的走入了千家万户,也把相声艺术推向了巅峰。但是很遗憾,到了90年代末,相声艺术在喜剧小品的冲击下,没落了。大批相声演员改行,而坚守阵地的演员,也无法再创作出像样的好作品,一片凋零。幸运的是,郭德纲在2004年末开始火爆网络,小剧场爆满、万人体育馆座无虚席,商演门票更是一票难求。是郭德纲再次把相声观众拉回剧场。让相声实现了复兴。

相声艺术其实不止经历了一次“濒死”的过程。只是最近的一次是在21世纪初,冯巩和牛群决定改革相声,将相声艺术变为接近小品模式的一种表演形式,他们把洋车拉上了春晚,可惜这种方式并没有得到认可,从那个时候,相声就开始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关于相声为什么会在某一个时期差点“死了”,又到底差点“死了”了多少次?这个原因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可能是所有的因素都占一点吧,对此我做出了如下总结:

相声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逐渐形成,由张三禄开创,源于民间、盛于民间。张三禄本是八角鼓艺人,后来在北京天桥上自己摆摊,研究出了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并且把其称之为相声。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既有幽默的段子讲,还有好听的戏曲,更是集各种民间艺人的本领于一身,所以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自张三禄之后,又出现朱绍文、沈春等相声祖师在北京天桥各施才能,将相声艺术传承下来。

虽然那段时间相声发展的很火热,可却出现了“技多没饭吃”的情况。因为是街头艺术,相声演员还是要靠观众的打赏来获得收益,养家糊口。其次,一遇刮风下雨、流氓闹事,可能一天都没饭吃,几天的劳动成果都付诸东流。再加上相声本身就有极强的讽刺意味,惹怒了清政府,整个行业被驱逐出了北京城。

也正是这个时候,相声演员大批涌入了天津。当时天津的南市属于三不管地带,相声在这里得以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现在我们都能看得出来,只要是天津人,起码都会说唱那么一两句。同时,马氏、常氏相声也于此时诞生,相声行业在天津当属于第一市井文化。

这是相声第一次衰败——兴盛的过程!

1949年之后,相声艺术摇身一变,成为了“曲艺经典”,但是它的讽刺与庸俗也变成了缺点,一度不被社会认可,背上骂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侯宝林带头开始改革相声艺术,去掉了取笑父母、讲述色情等糟粕,挽回了相声的地位。

1957年—1967年,相声又一次遇到生死存亡的境况,这里不说大家应该也都猜得到是何原因。1973年,马季、唐杰忠的《友谊颂》成为了新时代的开天辟地之作,再一次站稳了脚跟。

这是相声的第二次衰败——兴盛的过程。

20世纪初,小品艺术出现,这种直观的表演形式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就连整个春晚也成了小品的舞台。冯巩相声改革失败后,也加入了小品艺术的创作和表演,相声行业的地位岌岌可危。

直到郭德纲成名之后,相声再一次兴盛起来,这也是相声发展以来最巅峰的盛世了。21世纪人民思想开放,郭德纲重新捡起了侯宝林丢掉的糟粕,拿上舞台表演,重新让观众喜欢上了相声。所以像杨少华这样的老艺术家才会如此评价郭德纲:我不说郭德纲的相声好不好,但我就是佩服他救活了整个相声行业!

这是第三次相声衰败——兴盛的过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5314.html

(0)
上一篇 2023-03-10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3-03-10 上午10:41

相关推荐

  • 拉齐奥热刺国米(穆里尼奥捧杯欧会杯热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竞技激烈的世界足坛同样如此,虽然和年轻球员相比,老将的体能是最大的软肋,但是丰富的比赛经验以及阅读比赛的能力, 让这些老将更加清楚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帮助…

    爱问 2023-02-07
  • 人为什么要追梦

    如果雄鹰空有翱翔九天的梦想,却没有跌入峡谷的勇气,那么它只能一生在巢里嗷嗷待哺;如果溪流空有成为大河的愿望,却没有穿石碎岩的坚韧,那么它只能成为一潭死水;如果种子空有开出鲜花的理想…

    爱问 2022-05-18
  • 小白应该怎么做自媒体营销推广呢

    1、选择平台、注册账号 这些头部流量平台一定要注册账号,然后账号的描述也要进行相应的设置,注意设置的时候不要打广告,比如联系方式这些千万不要添加,否则会审核不通过,相当于也是在浪费…

    爱问 2023-01-20
  • 有人说在职场里,想混得开,就要实干还要会聊,呢为什么

    职场的竞争是残酷的,不亚于过独木桥。而且在职场中,公司的构架基本都是呈金字塔式的,越往上走越是艰难,因为候选人多了,可是位置少了。要有效的避开竞对手,除了你必须要有开疆拓土的能力外…

    爱问 2022-11-25
  •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为什么在圣旨中常常讲自己四季常服不足八件

    很有意思,实际上嘉靖帝的几道圣旨中经常会提到四季常服,我们从陈洪鞭打百官开始说起: 嘉靖帝默许陈洪鞭打百官,并在良辰吉时不肯移宫,黄锦宣读上谕时泪流满面,跪倒一地的内阁成员更是胆战…

    爱问 2022-12-18
  • 为什么有些父母辛苦挣钱都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女儿什么都没有

    主要是如果你爸妈在他附近给你买了一套房子,你愿意一辈子住在那个房子里面吗?80%的女儿是不愿意的,但如果是一个儿子父母在旁边买了一套房子,我相信有80%以上的儿子都是愿意住在那里的…

    爱问 2022-11-06
  • 疫情貌似要结束了,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呢

    疫情即将结束,如何在复工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疫情目前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结束了,对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已经不再是疫情了,而是如何在复工之后…

    爱问 2023-07-29
  • 适用于持续贡献某领域优质内容的用户

    从普通用户成为领域创作者只需要有四个回答被推荐到悟空问答首页就可以了,那还不简单吗?一个个的都成为了领域创作者,刚高兴没几天,突然看到有成为优质领域创作者的,这是什么鬼?怎么还能比…

    爱问 2022-06-16
  • 非洲蝗虫灾害对全球粮食的影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蝗虫是一种美食,经过烹炸以后能够食用。很少有人知道,蝗虫是一种害虫,蝗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降质。在我国的历史上,秦汉时期平均8.8年爆发一次蝗灾,两宋时期是3.5年…

    爱问 2023-08-09
  • rng为什么输给fpx

    昨天被苏宁翻盘让大家看到RNG的真面目。是自己出了问题。就像一个考生,自己都没准备好,自己那关都没过,就去考试一样。现在RNG就是在啃老本,而且还心高气傲。作为RNG的老粉,大家都…

    爱问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