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退休教师聚会喝酒时,朋友老赵向我谈起了他的苦衷。
他说己经有九个多月没见着孙子了。“太想他了,是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呀!”老赵神情黯然地说。
我很诧异地问他:是不是?他便给我摆谈了他家的故事。
去年过春节,儿子说年夜饭就在外面吃,省得大家麻烦。他就在步行街的“土灶房”花一千多元订了一桌年夜饭。
大年三十,儿子通知我们七点钟到。我和他妈坐轻轨下车到步行街“新泽西”购物广场。“新泽西”很大,“土灶房”在二楼。本来可以从中央扶梯上二楼就可以直达。我们不太熟悉,从另一边的扶梯上了二楼。上了二楼又左右寻找“土灶房”。因此多花了一些时间。
大约七点过五分我们才到达。
席间有亲家夫妇、儿媳、孙子、儿子和我们共七人。开席气氛就有点不对,很沉闷!
儿媳妇只和孙子以及他爸妈对话,亲家公亲家母客套了两句也很少说话。为了热场,我和儿子的话就说得多了一些。也和孙子说说笑笑逗他玩。儿子挨个儿敬酒致新年祝辞。我也趁着酒性多说了些话,但还是把握好分寸的。儿媳妇脸上始终阴云密布,始终没跟我们说一句话。
年夜饭就这样不欢而散!
后来从儿子嘴里得到的回复是,说我们太不礼貌,迟到了,不尊敬他父母,大年三十,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
“老梁,你评判一下,迟到五分钟我就不尊重她父母了吗?大年三十,一家人摆个龙门阵就不行吗?什么叫不三不四?咹!”老赵情绪激动起来。我问他:“就这样,儿媳妇就不让你见孙子了吗?”
他没直接解答我,又摆起了他家的婆媳矛盾来。
她这是在记月子仇!
媳妇怀孕,亲家母明确表示不愿意带外孙,所以她怀孕期间一直都是由我老婆照顾,凡是孕妇该吃的东西,都想办法买来弄给她吃。
临产时,亲家俩就来了。生了孩子,老婆就跟亲家母商量,说:“我白天买菜煮饭服侍月母子,你晚上就带娃儿睡觉”,亲家母立马说:“不不不!我瞌睡不好睡还是你带娃儿睡!”就这样,婆子妈白天要买菜煮饭,晚上又要带娃儿睡觉,可以想象累不累,而亲家母只打个帮手而已。
按照重庆人的习惯,吃鸡一般是喝汤,婆子妈炖鸡时就多加了水。媳妇亲妈就说水多了,意思是怪我们吝啬,不让月母子多吃肉!
更不可思议的是,媳妇亲妈叫她女儿一个月呆床上不许下地,不能乱动。这样,婆子妈一日三餐将吃喝送床上,媳妇只管动手张口。
更过分的是,孩子挨着婆婆睡,要抱过去喂奶。不分白天黑夜,半夜孩子饿了,就得半夜抱过去。甚至,左奶的奶吃完了,月母子不伸手抱,要婆子妈将孩子抱到右奶喂奶。而外婆却在另一个小区儿子买的房子里睡得很安稳。
我实在是看不惯,心里有气,跟儿子说话时就严厉训斥他。
可能就引起了儿媳的不满。
满月后,媳妇才下地走动,但睡觉时仍然不让孩子睡在身边。婆婆仍然不分白天黑夜抱孩子去喂奶,仍然将孩子从左奶抱到右奶。
此时,亲家俩放心地回去了。
终于有一天,媳妇夺下婆婆手上正在喂娃儿的奶瓶,猛摔地上了。大声吼:不许给娃儿喂奶粉!随后是妈×娘X的骂声!
原因是,婆婆见人奶不够娃儿吃,就兑了一瓶牛奶粉喂孩子。
婆婆只说了一句:你太过分了!
之后,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我说了句:“去了,就永远别回来了!”
儿子此时把我当成了敌人,抱着我老婆他母亲跪在地上,哭述着,一副恩断义绝的样子!
不料,不久又回来了。
之后的日子就是,我们带孙子,他们上班,所有的家务劳动都归我们。但是,大大小小的矛盾却接连不断。
“你不是说没有和儿子住在一起了嘛?”我打断了话问他。“你听我说嘛!”老赵喝了口酒解答我,接着又摆起来。
孩子读幼儿园大班时,一次大吵大闹之后,我们彻底分开住了。他们住我们的大房子,我们住他们的小房子。他们上班时,我们负责接送孙子。
现在孙子读小学四年级,我们跟本面都见不着了,没带过外孙的外公外婆,现在却十分亲密。
“为什么?你们隔得近,他们离得远呀,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吗?”我问。“先得月?老梁你想想,每逢假节日,她们就带着娃儿朝娘家跑,没有哪个节日是和我们一起过的。甚至,每年暑假一到,娃儿外公外婆就跑来和女儿女婿住一起,直到娃儿开学才离去。你说我们有什么机会?”停了一会儿,老赵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有意要断绝我们和孙子的联系!”
老赵接下来用事实验证他的说法。
分开后,每个月有两周时间,我们都弄好菜饭,请他们下来吃。他们有什么事,我们也去帮忙,譬如说媳妇病了,譬如说接送孙子上学等。
后来媳妇不上班成了全职太太,不需要我们了,就是请吃也不会来。我们去看孙子时,还得看媳妇的脸色。
从去年春节到现在,我们和孙子一次面也没见着!有人说可以视频,可是,视频能有亲情吗?
常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听着朋友摆谈的这本“经”,我还能说计么呢?只好说:“来,老赵,喝酒,别去想它!”
根据老赵家的这种前车之鉴,我劝题主:孩子结婚后,不要侍候他和他的家。即使你付出所有,也不会让他们满足,反而会产生更多矛盾!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孩子成年结婚后,就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和孩子就应该是两个独立的家庭。
两个家庭就应该有各自独立的生活。两代人在一起,毕竟有“代沟”,观念、意识和行为都不同,而且孩子的另一半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这就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二,保姆一样侍候孩子和他的家,会产生不良后果。
首先,你没有自己的生活,整天忙碌劳累不说,你还得搭进自己的退休工资,出力又出血。到头来,你就是头累死为止的老黄牛。
其次,孩子产生了依赖,会对自己的家庭缺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再其次,习惯成自然。你的付出成了自然后,孩子们认为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感恩的心就会大打折扣。
什么叫像保姆一样伺候他和他的家庭?
孩子从小和我一起生活,感情基础是稳固的,生活习惯也是知道的,如果我的身体健康允许,我真的愿意继续跟孩子一家生活。
但是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的是孩子的对象愿不愿意?毕竟那是他们的小家,作为老人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如果能跟孩子一家相处融洽,没有什么矛盾的话,为什么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