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历史眼光来看,就是要看大形势、大局面,就要有大视野。从今天的角度考虑,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落实到当时,其实就是三国要一统。
既然国家统一,结束战争是大势所趋,那么当时的魏、蜀、吴选择由谁来领衔大统一的伟大事业是当务之急。
魏国是当时整个华夏最大的国家是毫无疑问的。无论人口、地盘、军队的数量还是综合国力,魏国都远远大于吴蜀两国,甚至比吴蜀两国的总和还要大。所以,魏国统一天下,取蜀灭吴势所必然。而最后的发展结果也基本符合这一轨迹。
为什么说是基本符合而不是完全符合呢?因为,最后的结局司马家族的“晋”来了一个“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成功地占有了所有的劳动成果,使魏蜀吴三个国家统一于“晋”而不是魏。但是,没有魏就没有晋,所以从蜀吴两国的角度考虑,蜀吴归于魏也完全符合逻辑。
那么,对于三国一统的天下大势来说,刘禅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刘禅是什么样的人就不言而喻了。
第一、刘禅通权达变、心胸豁达、顾全大局,善于下放权力。诸葛亮在世期间,刘禅把军政权力完全下放给诸葛亮而甘当配角。在外交、军事、经济以及任免赏罚方方面面,刘禅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而从不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作为一个明正言順的皇帝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魏国和吴国都做得远远不够。魏国和吴国都因为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发生过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而刘禅对诸葛亮恭恭敬敬称为“相父”,事无巨细都维护诸葛亮的威信和地位。诸葛亮之后,刘禅对姜维也能够善始善终,使得姜维死心塌地、诚惶诚恐。
第二、刘禅具备广阔的人类视野、深刻的思想力量和卓越的战略眼光。他在决定投降时,能够选择魏国而不是吴国就足以证明这些。他在和大臣讨论国家命运的选择时,能够果断做出投降魏国而不是联合吴国负隅顽抗到底,就可以避免二次受辱的避坑落井的尴尬处境,从而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归属问题。他从整个人类命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成败。他充分认识到,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战争必须结束,而且越早越好。他真的不愿意再看到广大将士们流血牺牲了。北地王刘諶要求死守不降,等待姜维援军,刘禅这样说到:
“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
由此可见,刘禅的菩萨心肠和高瞻远瞩。
第三、刘禅大智若愚,政治斗争艺术炉火纯青。在司马昭宴请大会上,刘禅同学的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彻底涤荡了司马昭罪恶的杀心,不但自己得以安享晚年,还确保了刘氏家族几十代的平安,实属不易。这可远远比那个文采斐然的后唐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高明百倍。
第四、刘禅的所谓贪图安逸、胸无大志,其实就是顺应潮流,及时止损的无奈。刘禅亲眼所见诸葛亮穷兵黩武却事倍功半的逆势之为,自己忧心如焚却无能为力,只好等诸葛亮去世以后再择时而为。他内心深知:蜀国国力孱弱,统一天下,结束战争的历史使命不可能由自己和蜀国来担当,退位让贤是早晚的事。邓艾大军的到来正是他盼望已久的。所以,他的投降出乎意料的高效率、快节奏。刘禅对华夏一统望眼欲穿。但是作为继任者他又不能违背刘备、诸葛亮恢复汉室的政治理想。这样面对一项似乎名正言顺而实则艰巨无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得糊度又何尝不是他最恰当的决策?毋容置疑,战争越早结束,国家越早统一,我华夏民族整体损失越小。刘禅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比物此志,在上邓艾与刘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于是才力排众议偷渡阴平冒死而来。
在刘禅榜样作用的带动,魏国皇帝曹奂很快禅让了;吴国国主孙皓积极自缚投降了,天下一统终于得以实现。
说到刘禅,我们就不可能绕得开昭烈帝刘备。但是,今天不是大书特书刘备那些光辉灿烂的丰功伟绩的好日子。对于刘备,我们只要和刘禅同学一起来个温故而知新吧!那就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禅是亡国之君,但是刘禅投降之时蜀汉政权和其它灭亡之国不十分相似,蜀汉还有一定的扺抗历量尚可一战。刘禅如果抵抗到㡳做到鱼死网破可能会造成士兵和百姓更大伤亡,社会各方面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从破坏伤亡角度考虑刘禅投降有一定积极意识。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割据四川的政权没有一个能统一全国的,刘禅的投降不失为明智之举。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刘禅和诸葛亮共事很成功,两个人基本互相配合,互相信任支持,这在中国历史过程中几乎不常见,像霍光、张居正、多尔衮、鳌拜、肃顺等等多少位托孤之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悲剧。
刘禅在位期间蜀汉政权没有出现大规模杀戮清洗乱用刑法等事情。从某种角度考虑,刘禅不失为一位仁义之君。刘禅一段时间听信宦官黄皓,后来为了团结姜维,让黄皓向姜维道歉。刘禅遇到矛盾基本釆用息事宁人的态度。
过去许多人认为刘禅执政不行,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许多影视剧作品刘禅形象也是又胖又蠢的低能儿形象。现代又有许多人认为刘禅大智若愚,甚至有的文章评价刘禅为千年明君,不贪恋皇位,为减少战争中人员伤亡,为天下苍生着想而自己承担亡国之君骂名。
历史就是任由后人评说的事情,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