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明朝时期那么顽强,对上满清却不堪一击呢

。有质量,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在以前我已经从内亚格局变动、战略战术、战役法等角度写了农民军为何不如清军。最近又在思考,其实还应该有一个角度:政权建设的成熟度。李自成面对的明王朝是大厦将倾还各种作死的王朝,面对的清王朝是二世之余烈,奋斗三十年的上升王朝。而李自成的政权建设才刚刚开始。

1、清(后金)政权的发展与变迁

如果努尔哈赤穿越到1644年,他一定不认识顺治这个王朝。因为变化太大了。

A.都城三迁,政权形成

努尔哈赤本来是大明建州卫指挥使,龙虎将军,和朝廷贸易。后来由于边界冲突、贸易(等有邀请再细说)等原因就和大明翻脸,然后打败了大明。

赫图阿拉(兴京)→辽阳(东京城)→沈阳(盛京),也就如此迁都。这意味着政权变化。不再是女真人+少量蒙古、汉人逃民的政权,实实在在管理上百万辽东汉人,还得面临毛文龙、孙承宗两边渗透。

(这就是努尔哈赤占了辽东的环境)

努尔哈赤最初采取政策较为柔和,把居民编户,类似于辽朝最初的做法。后来随着封锁、叛逃、民变,自己年龄也越打越大,脾气越来越暴躁,变得越来越极端,大量屠戮汉人,闹得内部危机四伏,尤其是宁远之战失败,引发内部危机更严重。

皇太极上台后,想借战争解决危机,在宁锦被袁崇焕打败,内部危机四伏,逃人非常严重。当时毕自肃、袁崇焕等都认为后金要倒。明档就有一份材料显示有五百个女真人投降,押送延绥安插。

B、政略转型

治国当需未雨缪。皇太极显然不是如此,在1629年,袁崇焕统一事权,兵强马壮,封锁线更加完整。而且明朝在宣大已经和林丹汗议和。形势非常恶劣。所以皇太极军事冒险,率领大军从蓟镇入关,是为己巳之变,此战完全打乱了明军的战略部署与封锁。皇太极赢得了战略机遇期,相对从容处理内外事务。

(己巳之变对皇太极有特殊的意义)

对八旗内部而言,一方面借着丢失关内四城处置阿敏,借着大凌河事件处置莽古尔泰,加强集权;一方面在最高战略会议上确立对明朝劫掠原则,对八旗上下必予以妥协,保障其利益。到1636年代善的下跪完成了集权,从部落国家向集权国家转型完成。

对蒙汉而言,一方面力改努尔哈赤时代的屠戮等不佳政策,并把关内四城屠戮归过与阿敏,对汉人降将、降兵予以有待;同时对从龙的汉人、蒙古人编入八旗;另一方面,建立满汉联盟,内蒙盟旗+汉军三顺王一顺公。为政权提供了智力、技术、马匹的支持。

对应的就是征伐,用战争推动改革,用改革强大国力,形成良性循环。

到1642年为止,皇太极确立了在八旗的绝对地位,政权也成了满蒙汉,内有满蒙汉八旗,外有内蒙盟旗+汉军三顺王一顺公的会盟机制。当然还有半岛、外喀尔喀的朝贡部分。

C、战略转型

其实皇太极在任时期,已经在逐步调整清军劫掠型作战问题,但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只能妥协。

1644年,李自成占了北京。清朝在多尔衮主持下正式确立入关战略。洪承畴的话很有代表性:

中原百姓,蹇罹丧乱,荼苦已极,黔首无依,思择令主,以图乐业,虽间有一二婴城固者,不过自为身家计,非为君效死也,是则明之受病种种,已不可治,河北一带,定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不得,患得而不为我有耳,盖明之劲敌,惟在我国,而流宼复蹂躏中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遂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宼角也,为今日计,我当任贤以抚众,使近悦远来,蠢兹流孽,亦将进而臣属于我。

清军在实行政策上不再劫掠就可以了。加上吴三桂投降,山海关一战取得胜利。

(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政权转型自然是很快的)

同时保障就是沈阳的府库银子充足,开始给士兵发工资,加上其他开支,短时间耗费百万两,之后占了山东、山西、河北,财富就更容易获得了。当然这背后的根源是完成了八旗内部集权与三方会盟的利益诉求。

D、小结:

到现在很容易发现其实皇太极在任时期,清朝已经实现了政略转型,不再是部族政权,成为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政权转型。而且充沛的积累,成熟的处理满蒙汉经验,都为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与前提。

2、大顺、大西的政权建设

李自成十八骑在商洛山中做什么今天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确实总结了失败经验,出来就开始政权建设:攻占城池即任命官员,虽然不努力守(也是最初当坐寇被打怕了)。

许多人争议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政权建设,其实这不重要,最早1640年,最迟1642年。

至于建设效果,肯定比张献忠要好很多。李自成的政权大致有四个阶段:河南下地方随意设官任职;襄阳建官守土;西安三秦开国,有了国家规模;占了京师,传檄天下。

可以发现,他没有彻底改变流动作战传统,政权建设会比较草率,在各地大顺政权是没来得及深入下去(不然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怎么那么快易手)。

对州县政府的治理控制动员显然不如清军,政权核心部分的后备力量也不足,政权还在草莽阶段,胜败全凭一个势字,力不足。

总结: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面对的是一个完成集权的高度军事化清政权。无论从什么条件看,清政权都是当时东亚世界最有组织力、战斗力与政权建设有朝气的。

到了孙可望、李定国在云贵推行军事化管理后,加上清军的攻击超过了战略顶点,双方才有了对峙的可能。

参考文献: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明朝档案总汇》《崇祯长编》《守郧纪略》《绥寇纪略》

《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

《袁崇焕集》《抚辽疏稿》

《南北战争三百年》《经略幽燕》《拓边西北》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会困惑许多人,为何风风火火的农民起义最后的结局都很惨。根本原因还是在农民身上,农民的最大缺点就是易于满足,这一点对任何社会的统治者来说都是优点,唯独对组织起来的农民军是致命的缺点。

古代社会的农民起义,绝大多数都是遇到了最根本的生存危机,也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地步,最终才不得不走上造反起义的道路。刚开始都是一无所有,也就无所畏惧,战力强悍是为了生存而拼出来的,这时的农民军战斗力自然无坚不摧。可是农民军一旦占有了地盘,尤其是占领了大量的地盘,这时候的生存危机已经解除。一旦有吃有喝农民易于满足的致命弱点就显现了出来,这个时候的军队中就开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弥漫开就此停下来过安稳日子的想法,这种想法将严重削弱农民军的战斗力。

这也就造成了农民起义往往都是虎头蛇尾,一开始起来的时候声势浩大战力强悍,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一旦获得了利益,马上就不知死活的开始来享受生活。此时也就是农民军覆灭的开始。

正因为如此也就很好解释李自成与张献忠为何在与明朝军队作战时英勇顽强,而一到遇上清军就立马一溃千里。刚开始李自成与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军都是一无所有的亡命徒,作战对手却是深度腐化战力弱小的明军,不胜都没道理。而与清军作战时腰包渐鼓起来的农民军可就变成了贪生怕死之徒,而此时的清军却是要逐鹿中原的虎狼之师,农民军不败也难。

农民的目光短浅与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没有谋士出来改变与引导,最终的走向必将是灭亡。不是有个笑话讲的是农民认为皇帝的日子就是用金扁担挑水挑大粪,然后靠着墙根啃着大饼晒太阳,这就是农民起义军的悲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6684.html

(0)
上一篇 2023-03-17 下午12:48
下一篇 2023-03-17 下午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