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一种坚贞不渝的精神,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报恩
但是所谓“休养生息”,是指自己的潜力比别人大的,靠休养生息蓄蓄力,将来实力充足一把死对方。比如西汉和匈奴和亲休养生息,比如唐朝初年跟突厥议和休养生息。最终汉武帝把匈奴打跑,唐太宗直接把突厥灭掉了。
休养生息的基础是——你知道你地盘比对方大,人口比对方多,发展潜力比对方大,将来一定能一把干翻敌人!
三国的局势、地势对比
吴国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属于鱼米之乡,如若和平发展,百姓安居乐意,国家也可逐渐变的富强。
蜀国在今天甘肃省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重庆之地,属于蛮夷之地,如若休养生息,怕是国家也不会富强的很快,毕竟底子在哪呢,首先人口就只有那些。古代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人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魏国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在古代所处中原之地,物产丰富,如若休养生息,国家必定迅速强大起来。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完成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
2、转嫁益州的社会矛盾。
第一点自不必说,从隆中对开始,至五丈原病逝,诸葛亮心心念念的是匡扶汉室,刘备都未必有他的信念坚定。
主要说说第二点,有很多人可能反对,但是合理的逻辑分析后即可得出这个结论。益州的三股势力历来势同水火,李严和诸葛亮有矛盾,谯周不尽忠的说降,甚至是魏延和杨仪同阵营相争等等,历来通过战争可以转移内部纷争的视线,当权者屡试不爽,诸葛亮能不明白吗?
隆中对中诸葛亮就说过益州之地物阜民丰,本来就不缺物质基础,缺的是各方都满意的分配方案,只是六次北伐使国力耗损而已。所以,西蜀不北伐,搞经济建设,也只能是温饱思淫欲,内部越打越热闹,王国也是早晚的问题。
厉史不容假设,但题主既然问了,我就说一下我的观点。在当吋的情况下,魏强蜀弱,诸葛亮北伐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你不打他,他也要来打你,既然如此,不如主动出击占住先机。就像朝鲜一样,不研究核武就会被美日韩威胁,一旦有核武了,美日韩也就不敢打了,特朗普也就跟小金在新加坡和河内一起喝茶了。遗憾的说诸葛亮七次北伐未建寸功。蜀内经济也拖垮了。如果当时在北伐期间经济搞好,人口增加,自然军事上也冲会有更大的建树。当然我觉得,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纵横家,如果蜀有一个厉害的纵横家外交家,大可一边顿重兵驻守关口,震摄魏吴。一边发展工农商休养生息,增加人口。一边搞好外交,改善与曹魏的关系,我觉得甚至可以觉孙权向魏称巨纳贡,争取更好的外交环境和更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这个对以汉室皇叔自居的刘备来说很难,这就要一个谏臣了,显然诸葛亮不是。如果,蜀国诸葛亮之外还有外交人才,治国人才的话,不敢说蜀能统一中原,但至少不会那么快夹国。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蜀国人才凋零。特别是老一辈的将领和谋臣死后,人才更是稀缺了,所以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