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是不具备这个实力的。早年曾国藩是比较看中队伍素质和将领素质道德教育的,但是中后期湘军为了快速增加战斗力,实行了破城后可以纵兵掠夺的规矩,特别是天京破后太平军大量财富被湘军掠夺走,上至九帅曾国荃那样的统帅,下至普通兵勇都抢了很多东西。当初拼命打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回家过好日子,现在发财了(湖南很多地方的土地被湘军购买一空),都想着回家过好日子了,很多人并没有心思再作战了,曾国藩也是看到这一点,一方面打消朝廷的疑虑,另一方面把这些没用的人打发回家,所以曾涤生进行了大规模裁军,湘军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曾国藩心安理得,心满意足的去当他的汉臣之首,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了。
其次满清朝廷还有制约汉人军队的倚仗那遍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虽然八里桥一战僧王把脸丢完了,但是僧王的骑兵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被满清誉为国之柱石,后来僧王死于捻军之手被喻为国之柱石的坍塌。满清没了制衡汉军的倚仗,慈禧才开始快速提拔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之辈制约曾国藩,李鸿章虽名为曾国藩的学生掌握淮军,但是他也深知他的荣华富贵不是老师能够给予的,是朝廷给的,所以在湘军不行了,僧王死了李鸿章就好好的发挥展现才有了后来的地位。
说白了其实当时的朝廷对各地还有相当的掌控力,所以有权的人也不敢过于造次,到了袁世凯的时候,朝廷就是个烂摊子了,慈禧一死支撑这个摊子的人都没了,所以袁世凯敢和朝廷叫板,当然也有说曾国藩受传统教育影响颇深忠君爱朝廷。
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此时湘军首领曾国藩手下有三十万兵马,江苏巡抚李鸿章手下七万多淮军如果挟胜利余威是有可能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家江山的,曾国藩却解散湘军以自保这是为什么呢?一,曾国藩是饱读诗书的大儒,靠科举取仕制度成为部级干部钦差大臣,一心效忠清朝,他的手下胡林冀和曾国荃等多次暗示拥兵江南自立,曾国藩都以“鼎不可动”或”荒唐”加以拒绝。二,破于势耳,清政府一直对曾国藩是提防的,在会攻天京时,清政府在外围以布下重兵,李鸿章淮军和左宗棠楚军蓄势待发,钦差大臣坐镇武昌。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驻扎在湖北和安徽。曾国藩的湘军是步军为主,他对蒙古骑兵是相当忌惮的,如果湘军稍有风吹草动,四面大军会围而剿之,湘军没有了粮饷会不战自溃。三,曾国藩制下有三十万军队,能指挥动的十多万人,他起家的老部队才五万人。湘军是平民百姓组成的私人性质武装,没有国家观念和民族大义有奶便士娘,同太平军打了十多年九死一生积下不少财产早不想打仗了。曾国藩自已都说湘军暮气己沉,攻天京城允许进城抢劫才唤起湘军斗志。靠这样一只军队恢复汉室就是笑话。四,清末农民运动中国损失上亿人口,曾国藩饱读史书懂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他深知如果拥兵自立,将会生灵涂炭,百姓陷身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会乘机刮分中国。曾国藩解散湘军的做法保存了国家元气,百姓勉于战火涂炭功在国家。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丶民族,乃至中华文明所面对的是生死存亡的危机,这不是将满清朝庭转换为汉人朝庭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以汉人朝庭取代清朝,不但不会扭转局面,反而会大幅加重华夏文明丶华夏民族的危机,进而很可能将国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饱学之士,也是当时的智者。
他们采用的是等待和忍奈的策略。一方面大力建设国家丶大搞洋务运动。另一方面多与各方势力接触协调,尽力达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也让外部势力逐步放松对中国的警惕。这样一来,只要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华夏文明很可能还会有一线转机,国家也能渡过劫难。
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1,国民觉醒需要时间。2,国民经济的重铸需要时间。3,国家各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4,国内各利益集团达成新的共识需要时间。
纵观历史,象华夏文明这样以农业文明应对工业文明,最终没有彻底沦陷,而且还能摆脱危机,并成功转型的案例并不多见。
实际上自曾国藩丶李鸿章时代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在快速推进,国民经济也一直在成长,国民思想也一直在进步。最终民国取代清朝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战乱,基本能算是和平取代。
而在此期间,中国也没有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华夏文明也得已延续至今。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以说曾国藩丶李鸿章两位先贤,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管世人对这对师徒怎么看,不管他们当时的选择是什么理由,但是结果还不错。我们对历史人物也不用太过苛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