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李渊两个月以来的行事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后的当天,当政变结束后,李世民前往见李渊,当时李渊对李世民说:“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也就是主动承认错误,认为造成玄武门政变的悲剧,他是有责任的。第三天,也就是武德九年7月5日,李渊对外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并说:“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武德九年7月14日,李渊向他最信任的大臣,同时也是他好友的裴寂颁发诏书,表示“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也就是表达了自己要退位的意愿。武德九年7月27日,李渊撤销了李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为李世民登基做好了准备。武德九年9月3日,李渊颁布诏书,宣布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坚决推辞,但李渊坚决不同意。武德九年9月4日,李世民登基当皇帝。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似乎并不是李世民逼迫李渊传位给他,反而是李渊主动要传位给李世民。在7月5日立李世民为太子后,李渊当即宣布国家的大小事情,都交给李世民来处理。实际上就是在让出权力,为接下来传位给李世民做准备。接着,7月14日,他主动通过他的宠臣裴寂向外透风,要传位给李世民。这种先透风在行动的做法,显示出李渊传位的条理性很强。尤其是他向自己的宠臣发布诏令,实际上也是向他的宠臣们表示,自己将让出皇位,你们不要劝我。因为最不愿意李渊让出皇位的,实际上就是李渊的心腹们。由此可见,李渊也是在为李世民登基扫清障碍。7月27日,李渊撤销李世民的将军府,那也就是在逼迫李世民当皇帝。意思就是说,将军你是当不成的了,你该换岗位当皇帝了。最后就是9月3日颁发禅位诏书。史书上说李世民坚决不同意,实际上也就是在表明李渊传位的坚决。最终李世民实在没办法了,才在第二天称帝。
(李世民画像)
那么,究竟李世民有没有逼迫李渊呢?李渊真的是心甘情愿禅位给李世民的吗?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史书,我们会发现,实际上看起来李渊是心甘情愿主动禅位给李世民的,实际上,在私底下,李世民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李世民做了哪些工作呢?
一、暗中夺了李渊兵权。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满身血污前去见李世民。当时尉迟敬德手中拿着武器,身上穿着铠甲,他对李渊说,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造反,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请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让李世民指挥作战。
尉迟敬德以这副装扮去见李渊,名为保护李渊,实际上是在威胁李渊。为什么呢?因为尉迟敬德是“擐甲持矛”。在古代,一个大臣是决不允许这种打扮去见皇帝的,尉迟敬德这样去见皇帝,实际上就是在威胁皇帝,让皇帝交出军权。在那种情况下,李渊不交出兵权,还能怎样呢?
(尉迟敬德画像)
二、暗中让李渊部下倒戈。
当时李渊本来是为了调解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的关系,因此把他最宠爱也是最信任的那些大臣召集起来。但是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当尉迟敬德去见李渊,让李渊交出兵权的同时,李渊的那些亲信大臣,包括萧瑀和陈叔达等人立刻就对李渊说,让李渊马上立李世民为太子。同时李渊最信任的大臣裴寂则一句话也没说。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渊的那些心腹手下们,其实已经被李世民给策反了,他们已经倒戈,投奔李世民了。既然李渊的手下已经倒戈,李渊就是孤家寡人了,他这个皇帝当着还有啥意思。说不定李渊给裴寂颁发诏书,就是在向裴寂发牢骚。你们不是想让我传位李世民吗?好啊,我这就传位,顺你们的意了!
(李渊画像)
三、李世民把朝廷全部换成他的人。
李世民当太子以后,并没有只是谋事,更重要的,他还在换人。7月10日,李世民假托李渊的名义(李世民提议,李渊认可),封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封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封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程咬金、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这些参加了玄武门政变,同时也是李世民心腹的人,都纷纷被安排到朝廷中。
7月31日,又封秦叔宝为左武卫大将军,接着封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封尉迟敬德右武侯大将军。8月3日,再封高士廉为侍中,封房玄龄为中书令,封萧瑀(也就是劝李渊让李世民当太子的李渊旧臣)为左仆射,这几个官职,实际上都相当于宰相。然后又封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封杜如晦为兵部尚书。8月4日,又是一大片分封。这样一来,实际上到此时为止,整个朝廷上下,最要害的那些部门,就已经全部是李世民的人了。
当李渊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空壳的时候,他不禅位当太上皇,又还能做什么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在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一举捉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控制了整个朝政。随后,李世民又控制了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让他监国处理政事,不久又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位当太上皇。
也许有人认为当时李世民已经是太子,将来稳稳的要当皇帝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强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不过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李世民虽然得到了太子之位,但太子只是未来的皇帝,毕竟还不是真正的皇帝。虽然现在李世民受李渊的命令监国处理大小政事,但是还是不如皇帝来的名正言顺。
因为监国只是代替皇帝处理政事而已,一旦有某些心怀叵测之徒,到时候利用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打出拥戴李渊的旗号,就有可能让李世民翻船的。所以能够早一步登上皇位,自然比名义上的太子还是强不少。要知道之前李建成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还是被秦王给灭了,到时候有没有人来灭李世民,李世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李渊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儿子,到时候李渊伙同外人把李世民推翻,再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自然会谋夺皇帝之位,同时他在剪除李元吉李建成的党羽的时候,把他们的10个儿子都给杀了,手段不可谓不狠毒。估计李渊也被李世民的手段给吓住了,害怕自己也会步了后尘,所以估计在李世民的亲信的暗示下,直接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位去当太上皇。
所以当时李世民虽然已经是太子,掌握了实际的权利,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当皇帝比较保险,因此就逼李渊退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