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卫星一直会留在地球上空,不会掉下来。其实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卫星只要不去维护,迟早会掉下来。甚至有时候使用寿命差不多到了,也会选择某些销毁的方案,比较常见的就是让它在大气层中销毁,掉到无人区。
我们国家的天宫一号就在2016年3月16号左右开始逐渐停止工作,在2018年4月2号,载入大气层,绝大部分的元器件都在载入大气层的过程中逐渐销毁。只有一部分残余物最终掉落到南太平洋当中。
那卫星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绕地球运行,又为什么会掉入呢?我们可以从牛顿的思想实验说起。
牛顿大炮
假设你有一套“理想的大炮和炮弹”,那这个时候,你站在地球表面上,拿出一颗炮弹,然后撒手,你就会发现,炮弹就开始自由落体掉在地球上。这是东西都会有地面上掉落的现象其实我们日常最常见的现象了。
那现在我们用上大炮来打炮弹,我们设置让炮弹的速度打出去并不是很快,那会如何呢?
其实这和我们平时朝前扔东西是一摸一样的,就是会有一条抛物线。之所以会这样也很好理解,因为炮弹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在扔出去后,竖直方向还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会沿着水平运动,同时还要下落,这也就是一条抛物线。
那我们现在再极端一点,把炮弹打到一定的速度,这个速度达到7.9km/s。那会如何?
这个时候,这颗炮弹就会成为贴地面飞行的卫星。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还拿抛物线来说事,我们上文说到当炮弹有个水平的速度飞出去时,还是要受到重力作用,于是才会有抛物线。但是,其实我们做了一个基本假设:地面时平坦的。
你想一想,如果地面时向下弯曲的会咋样呢?
我们可以把地面想象成也会运动的,不过只有一个下落的运动,如果炮弹飞出去之后,下落的距离和地面下落的距离一致的,那么炮弹就永远不会掉在地面上。而我们的地球本质上时一个曲面,而且也确实是下落的曲面,所以当初速度达到7.9km/s时,地面下落的速度就恰好等于炮弹竖直方向下落的速度,于是,炮弹就可以贴着地球表面转了。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卫星可以绕着地球飞而不掉落到地面了。但这里还是存在一个前提假设。
卫星
这个假设就是卫星所在的轨道是真空的,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按照目前最新的观测结果,距离达到38万公里,也就是在月球轨道附近,还有极其稀薄地球大气。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得有多远。
而相比于地月距离,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算是很近的了,大概都是维持在几百公里的数量级。
因此,卫星轨道上虽然大气已经比较稀薄了,但还是存在一些气体的。它就成为了卫星在绕地球飞行时的阻力,会使得卫星的速度变慢。
因此,卫星如果不定期的进行维护,一旦速度低于绕地飞行的最低速度,那它就很有可能会掉落到地球表面。
不过,很多卫星在大气层当中,由于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很多元器件都会在与大气层摩擦过程中消耗殆尽,只有极少部分会掉到地球表面。一般来说,发射卫星的控制中心都会提前做好相关的计算,确保这些碎渣掉落到无人区内。(当然,目前来看控制的效果并不好,还是经常会发生卫星会掉落在一些居民区的事件。)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卫星之所以可以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卫星具备了一定的初速度。但是由于卫星轨道上存在稀薄的大气,因此,这些大气会对卫星起到减速最终,如果卫星不定期进行维护,也会掉落下落。但是大多都会在大气层中消耗大部分的零部件,只有一部分碎渣会掉到地球表面的无人区。
我们假设卫星要以一个标准圆周轨道围绕地球运动,它的条件是建立力学平衡方程“向心力=离心力”,根据轨道高度,最后算出它需要的速度值。其中向心力是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引力,离心力是围绕地球中心旋转的惯性离心力,两个都有现成公式可用。
问题恰恰在于人们对于力学平衡概念的怀疑!根源在于人们不能接受离心力。不能接受离心力的原因又是因为经典理论里面没有离心力概念,准确讲是经典理论里面不能有离心力概念,所以是个系统性问题。因为经典理论的鼻祖牛顿在创立牛顿力学时,他把理论建立在绝对理想的平直空间运动上,他定义的惯性系即惯性运动的参照系就是绝对不受力的平直空间。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平衡力作用下的圆周惯性系,就是旋转运动的惯性系,在这样的系统里面,就可以定义离心力的存在。
有了离心力,分析卫星的受力就变得简单明了,满足力学平衡条件就是发射卫星需要的速度参数。
只是这样的理论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释,现在正好可以向人们推荐一下这个理论,请参考《宇宙万物之惯性原理》,其中就有相关理论体系。
在这些理论前提下,离心力是可以存在的,是可以用来解决问题解答疑惑的,也是可以用来发现宇宙运行规律的,比如土星光环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力学原因也是现实存在的力学平衡这个条件,力学平衡了,它的重力就为零,就可以保持原来的惯性运动,长期围绕母星运动。力学平衡了,地球赤道处虽然鼓起,但是它是力学平衡状态,它也能长期维持那个状态。桌面的物体也只有力学平衡了,它才能维持原有状态,否则,要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一定是力学出现了不平衡,这正好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