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跑,也想跑,已经跑了,但没有跑成。
首先,说明朝是“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甚至认为是明祖训或者《皇明祖训》要求后世嗣君必须这样做的,但这并不是什么明祖训里说的,更不是明会典及实录里说的。
如果要说出处,可能是明朝中期正德、嘉靖年间敖英在《东谷赘言》中写到的:“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其朝鲜、安南、琉球、 阿端、卜剌罕诸卫,奉法尤谨,朝廷待之,恩礼亦有加焉。呜呼,盛哉!”,这是明朝“不纳贡,不和亲,不称臣”的由来之一。
至于“天子守国门”和“君王死社稷”。是后人对明朝帝王正面的评价,更不是所谓的“祖训”,自朱棣南京登基以后就迁都北京,北京靠近边关,历经数次北京城保卫战也未尝迁都,所以称之为“天子守国门”。至崇祯皇帝时,内忧外患至明朝土崩瓦解,社稷倾覆之时,崇祯皇帝至死不降,选择吊死煤山,后世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南京称帝建明,改元洪武,他想到过他亲爱的四儿子会造反,但不会想到朱棣会迁都“行在”北京。甚至仁宗,宣宗两朝还是想把帝国的都城迁回应天府(南京),直到英宗继位才把“行在”的称呼取消,算是正式定都北京。朱元璋并没有让子孙嗣君去犯险守国门,而是让诸王去镇藩屏守,而南京作为当时大明的国都,也不是什么国门之地。
崇祯帝能不能跑,能,而且已经开跑了。
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帝虽然犹豫了,但还是拒绝了南巡(迁都)的打算,而之前也确实和群臣们商议过南迁的想法(找台阶下但群臣皆默,所以黄了)。但是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阳历四月二十四)夜,形势恶变程度发展的太快了(当日甲辰,陷昌平。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闯军当夜破城后,朱由检当晚第一时间来到煤山,看见南城火起,崇祯帝无奈的送别太子,逼死女眷后,他与太监,侍卫手持武器(刀和铳)出了紫禁城东门(东华门)准备突围出城,但皇城内早已宵禁,他们冒着不知敌我的守卫箭矢攻击,一路前往齐化门(朝阳门),为什么往朝阳门跑呢?
第一,朝阳门是京师的东门之一,而在此之前北京城的西部(闯军就是从西边的外城彰义门,今广安门攻进来的)地区已经被闯军占领了,所以崇祯只能往东走。
第二,朝阳门是离大运河北端重要码头——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可从东便门或者四十里外的通州迅速登船迅速南下。
第三,为明成祖及大明立下大功的成国公(世袭公爵)朱能的十二世孙,也是朱由检最后倚重的末代成国公朱纯臣此时就在朝阳门。而在此之前,朱由检刚刚用血书颁诏钦命他总督中外诸军(没来及发出),护卫太子。
可是手持诏书到了朝阳门的崇祯帝,却发现朱纯臣叛变了,他已经将朝阳门献给了李自成,任凭崇祯帝大声呵斥,喊叫,朱纯臣就是紧闭城门不予应答,崇祯这才发现城上红衣大炮的炮口已经转向城内。
无奈在一片混乱之中,崇祯帝转向向北的东直门和安定门,守军早已跑散,护卫也大多逃走,最后还是太监找来斧子,但也没砍开锁城门的大铁环。此时四处大火,哭声一片,天也渐渐亮起来了,不时的听到闯军已经杀进来的喊声。崇祯帝最后返回禁城准备召集文武,创造最后的机会,但鸣钟之后发现早已无人前来,大势已去,逐第二次来到煤山,自缢身亡。
(红色为崇祯帝突围方向,最后来到煤山,黑色为李自成最先攻破的城门彰义门,今广安门)
如果崇祯帝真的乘船南下来到应天府,南明应该不会是那么颓废的苟延残喘,或者至少崇祯要是听了李邦华,史可法的建议,提前派太子朱慈烺去南京,并且在明朝强大的传袭法统基础上继承皇位,而不是在各藩镇妥协下弄出个低能儿弘光帝朱由崧来继位,在抗拒侵略上应该不会逊色于南宋,但明朝终会因其允许庞大的皇族宗室寄生这一祖训,经济上会不如南宋远矣。可能最后与清廷划江而治,国分南北,亦或与清,西三国对视,纯属个人猜测,博君一笑而已。
多人都会提出质疑崇祯皇帝如果不自杀,他能逃跑吗?
首先明确的说能,崇祯不自杀绝对能逃走,其实当时崇祯所处的条件完全可以走掉,虽然当时李自成大军已将京城围得的水泄不通,但越是胜利在握闯王军士也是越加的掉以轻心。
当年朱棣也是将当时的京城围得水泄不通,朱允炆不照样成了露网之鱼,或许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毕竟朱允炆下落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朱棣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身也间接证明一个京城被大军围困,一个逃走是有希望的。
何况当时明朝并没有到城破之时,明朝依然有点抵抗力,不然也不会有臣子请求崇祯皇帝逃走,崇祯皇帝为了帝王的尊严,为了履行天子守国门的诺言而选择自缢身亡。最后结果虽然是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但其中我们间接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时崇祯皇帝是有机会逃走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