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踢菲律宾还有希望吗(国足为什么越南菲律宾都踢不过)

国足2:0赢了菲律宾被对方主帅黑喷裁判,金希坤执法太松,我们赢球靠体能,李铁带队需再接再厉


中国队2:0赢菲律宾,接下来赢马尔代夫也和玩一样,现在不大可能追上叙利亚,那么我们的小组出线还是和几家第二名进行比较,这几天的比赛对我们有利,在阿曼被卡塔尔双杀后,我们的出线希望已经很明朗,这就是只要保证连续拿下叙利亚和马尔代夫,还真的以最高分第二名出线,但打菲律宾时候,李铁大喊都嘴唇哆嗦,显然他也很紧张,甚至75分钟都不换人,这就太紧张了,显然他险些被压力击溃,但只要挺下来,他的层次就提升了,对他执教也帮助很大,毕竟他还真的很年轻。陈戌源和杜兆才比赛结束就走人了,显然不想干扰球队和球员,足协为小组赛血本无归,这结果也值得,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我们只是赢在体能,菲律宾主教练也不服气,他怪裁判员太松,居然说我们的球员早该红牌罚下,我们尊重人家的言论自由,但他显然就是小肚鸡肠,输球还是应该保障基本的度量,显然对国足的后续还应该清醒,这个国家队技战术含量真的不高。

菲律宾输得无话可说

1、菲律宾输球无可奈何,马尔代夫夸赞艾克森

事实上我们没必要笑话菲律宾的归化政策,他们4年前逼平了朝鲜,送我们进入12强,包括第一阶段赢我们,这主要靠归化,现在队伍里面东南亚人外貌的很少,现在大多是菲裔的欧美混血球员,这也给我们的归化政策敲响警钟,由于归化已经没有羞耻感,甚至成为了各队的惯例,甚至卡塔尔玩了20年,我们也没必要抱残守缺,但由于新冠影响,他们不能赶来参赛,这就不仅仅是菲律宾联赛太差吧?这样的雇佣军本来就凝聚力很差,我们真的没必要太倚重,艾克森虽然没有进球,当然那个漂亮进球应该是误判,当时更像对方要对他犯规让自己倒地,进球的角度很小,艾克森的对抗和脚法真的很好,李铁能够把艾克森用到这样的地步,显然比里皮高明许多,甚至也得到其他球员的尊重,马尔代夫在海报拿他代表中国队,这就是对他的高度肯定,毕竟他的作用很突出。

对手的夸赞才价值千金

2、叙利亚主帅值得尊重,国足赢球需再接再厉

叙利亚内战居然已经持续10年,叙利亚队居然在此期间坚持踢了三届世界杯预选赛,他们的战绩甚至和中国队比较甚至有些更好,这虽然遇到我们足球的大滑坡,更彰显了这些球员的可贵,球员在西亚各国踢球养家糊口,但面对国家队的召唤,他们义无反顾来效力,这就是真正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主教练15个月没有领工资,他说可以理解,这就真说得情真意切了。

叙利亚主帅15月没有领工资都理解国家

我们在赢了菲律宾后,事实上只是把菲律宾淘汰出局,那么八个小组的第二,最终出线的就是4队,要想最终自己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完全赢下马尔代夫和叙利亚,有球迷说赢下马尔代夫就能出线,那替补出战就行,那么还是看看里面的强队吧:伊朗、乌兹别克和阿联酋都是强队,甚至黎巴嫩、约旦和阿曼现在也是比菲律宾好太多的新兴实力派,既然实力比叙利亚强些,在对方已经出线的情况下,李铁为了自己和陈主席的位置,还真的必须拿出吃奶劲,甚至现在这样的首发都可能一打到底了,最多是早些轮换而已。

国足必须连续赢球一点松懈都要不得了

李铁带队赢菲律宾,球队的团结没问题,球员的体能很突出,但张稀哲的组织还是不太有效,这也是指责他不上蒿俊闵的所在,所以这样打弱队问题不大,到了12强打强队就有些撞大运的感觉了,所以李铁还真的需要提升不少,看看他指挥那么紧张,显然格局不会很高,这反映的是基本素质的缺失。

感觉踢的艰难,这里面有战术原因,也有对方防守压迫性强的原因


1、战术原因

首先,从这两场李铁的战术来看,基本上就是,上半场“打消耗战”,下半场打“攻坚战”。

比赛数据看得很明显:

对阵关岛,上半场2:0,下半场5:0;

对阵菲律宾,上半场0:0,下半场2:0;

这应该说是得益于里皮的传授,众所周知,里皮在恒大的时候,素来就有“下半场惹不起”的说法,李铁的执教思路也如出一辙,不过现在来看,效果还是奏效了。

战术思路:上半场派上金敬道、吴兴涵两个能跑的球员,在对方半场左冲右突,搅得对方防守顾此失彼,体力大大消耗,下半场再派强力队员进行冲击,如同摧枯拉朽,一冲即溃。

其次,上半场控球压迫为主。沙迦天气炎热,不适合大开大合,也不必从一开始就孤注一掷,控球率高更适宜于节省体力,为下半场蓄力,而持续的压迫会让对方的体力损耗大,不追求在上半场强力攻坚,而是追求在控球中把握机会进球。

2、菲律宾防守强度大,侵略性强。

菲律宾的球员规划多,球员并不像传统的东南亚球队的“小快灵”风格,这场比赛的球员很多有旅欧经历,在争顶头球时看出,球员的身高和蒋光太这个级别的比并不低,再加上体力充沛,国足想强硬突破他们的防守并不容易。

举例来讲。

这场比赛艾克森和张稀哲都受到了重点照顾。艾克森在接到球后,被对方后卫贴住,转身都困难,这场比赛被侵犯倒地的次数不下3次。

张稀哲只要一拿球,对方球员马上贴身靠过来,所以造成了张稀哲持球时间低,对方尤其注意张稀哲的传球,20分钟时,张稀哲一脚传球被对方识破意图,果断断下造成了上半场最有威胁的反击,要不是张琳芃门线解围,落后的就是中国队。

前锋被限制,中场传不出威胁的球,造成了上半场打不开局面的窘境。

3、中场乏力,形同虚设。

这场比赛,中场球员是吴曦、张稀哲、金敬道、吴兴涵。

但是这场比赛上半段,大家看到很多的场面,是谁和谁的传球?

蒋光太→张稀哲,张稀哲→蒋光太,蒋光太→张琳芃,张稀哲→艾克森,张琳芃→艾克森,张稀哲→金敬道。

中场的吴兴涵在和谁传球?和王燊超;

金敬道和谁?唐淼;

唐淼和谁?武磊;

中场之间互相传球接应过渡的时候多吗?并不多。

中场有点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意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8481.html

(0)
上一篇 2023-03-27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3-03-27 上午10: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