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忙种麦在后‘’说的是农历,而阳历相对固定,即在每年的6月5.6号。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是说如果四月芒种,麦收在芒种之前;而到了五月芒种,麦收就在芒种之后了。乍一听,似乎有些茫然,为什么收获小麦在节气提前了日期也会提前?我从下表给你解释一下。
我们从上表芒种一行中看到,似乎芒种在农历日期中没有规律,但我们再看秋分一行,2017年的秋分是在8月上半月,所以2018年的芒种在农历4月;而2018年的秋分在下半月,2019年的芒种延至农历5月。为什么今年的芒种和上年的秋分有牵连?因为今年的麦收和上年的种麦时间(秋分)有牵连。
我们从表上还可以看出:2017年芒种在5月,此年闰6月,试想,如果闰5月之前的月,芒种肯定不在5月;再如明年即2020年,闰4月,芒种在闰4月,如果闰月在五月或五月以后的几个月,芒种肯定在5月。因此芒种在几月是和上一年或下一年闰月有关。
由此推断,上一年闰月,下一年的芒种肯定在农历4月;如果下一年闰月,上一年的芒种肯定在五月。也正因为上一年闰月的延时,下一年芒种在4月并在芒种之前收割小麦;同理,因为今年5月芒种,并在芒种后收割小麦,需要下一年补充农历天数而要闰月。
因此,造成‘’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的原因就是闰月。至于‘’倒春寒‘’,不会把麦收推迟到5月芒种的后面,而‘’麦熟一晌‘’也不会把麦收提前到4月芒种的前面。至于为什么闰月,且19年7闰一个周期,和本题无关,不再过多解释。
很高兴为大家作答,以下发表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对于节气的种植方式,在现在依然有很大的用处。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里的四五月是指农历。在农历之所以出现芒种在不同的月份,是由于农历算法造成。农历一年只有355或者354天,跟阳历相差10天、11天。所以出现了闰月补充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导致了农历月份的提前或者推迟,就造成了芒种有四月,五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节气一般在阳历的6月5号到6月7号之间,芒种一到,淡热的夏天就正式到来了。
芒种出现在农历4月,节气就提前了,庄稼小麦成熟前提了。反之,芒种出现在农历5月,节气延迟了,庄稼小麦成熟延迟了。
所以出现了“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样的说法!
如果农历四月芒种,麦子芒种前就熟了;如果农历五月芒种,小麦要过了芒种才成熟。今年是农历五月芒种,一场一场的干热风刮过来,麦熟一晌。昨天还带点绿的麦田,今天就黄腾腾一片了。收麦不同于收秋,收秋可以不慌不忙,而收麦是抢收,因为五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一场狂风一场暴雨,不但给抢收造成麻烦,还会减产。
芒种前后收小麦这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这是古人总结的一个规律。但是小麦的成长和天气及土壤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关系,推迟或提前都有可能。主要是要注意田间管理,注意增加产量即可。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冀南一带,如果农历四月芒种,麦子芒种前就熟了;如果农历五月芒种,小麦要过了芒种才成熟。今年是农历五月芒种,一场一场的干热风刮过来,麦熟一晌。昨天还带点绿的麦田,今天就黄腾腾一片了。收麦不同于收秋,收秋可以不慌不忙,而收麦是抢收,因为五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一场狂风一场暴雨,不但给抢收造成麻烦,还会减产。
芒种前后收小麦这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这是古人总结的一个规律。但是小麦的成长和天气及土壤环境等等都有很大关系,推迟或提前都有可能。主要是要注意田间管理,注意增加产量即可。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8625.html